2023-01-24 02:16:49 发布人:hao333 阅读( 7833)
每逢寒暑假,总有不少家长前往咨询就诊,我的孩子假性近视可以治好吗?、假性近视会变成真性近视吗?、真性近视真的治不好吗?假性近视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其实近视就是近视,与其他疾病诊断一样,也从不强调真性假性。下面小编就点一起来了
寒暑假的时候,很多家长都去咨询看病。“我孩子的假性近视能治好吗?”“假性近视会变成真性近视吗?”“真性近视真的无法治愈吗?”.“假性近视”到底是怎么回事?其实近视就是近视。它和其他疾病一样,从不强调“真伪”。让我们看看下面的边肖吧!
“假性近视”一说是如何流传开来的
在中国,“假性近视”一词拥有广泛的受众。不仅被大众所接受,一些临床医生也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所谓的研究。那么,“假性近视”这种说法是怎么传播的呢?
“假性近视”由前苏联学者提出,于20世纪60年代在亚洲传播,日本学者最早受其影响。比如1961年奥田在日本临床眼科杂志上发表《硫酸软骨素M治疗假性近视》,1964年高野发表《假性近视的治疗》,同年冈田发表《苯肾上腺素治疗可疑假性近视病例报告》.随着时间的推移,科学的证明,上述论文涉及的内容经不起推敲,处理方法早就被证明无效。根据历史研究,日本的近视率有所下降,从1937年的32%下降到1944年的17%。上世纪60年代提到的所谓治疗“假性近视”,对控制近视率毫无帮助。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也有学者对“假性近视”进行了研究,但样本量很小(只有13例),缺乏相关的科学性。沉寂一段时间后,70年代末国内关于“假性近视”的报道增多,80年代层出不穷的报道指向“假性近视”。同时治疗包括6542、地巴图、丹参、新斯的明、维生素K3、麦德林、Houmatopin、烟酸、新福林、异樟柳碱、樟柳碱等有特效的滴眼液。
在专家看来,“假性近视”能深入人心,跟贴合人的心理有关系。周直言,从假到真,从量变到质变,这样的过渡有心理缓冲,对很多家长来说可以说是一种安慰。此外,更早的近视在婚恋、求职、升学甚至特殊岗位上受到限制甚至歧视,也为伪科学的滋生制造了土壤。
衡量近视防控的金标准到底是什么
纵观全球,近视研究领域的学者很多,但假性近视的研究几乎没有一席之地。周说,其实假性近视是一种现象,也就是眼睛的调节现象,存在于正视眼、远视和近视中。如果做科学翻译,应该叫“调节性近视”,而不是误导概念的“假性近视”。
专家强调,近视是人视觉器官的光学改变,部分高度近视有眼底等病理改变。近视确实影响日常生活。近视诊疗的变迁,屈光医学的曲折,国家和时代的烙印。数据显示,到2050年,全球近视人数将增至47亿人,占全球人口的近一半。预计到2020年,我国近视总人口将达到7亿人。近视呈现出低龄化、严重化、发展快、程度深的趋势。
面对青少年儿童近视高发的困境,遵循科学原则,“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不应改变。周特别强调,有的孩子习惯性斜视,家长认为是“假性近视”。其实斜视是儿童近视散光的早期表现。一旦孩子出现这种情况,最基本的第一步就是进行散瞳验光。只有“散瞳验光眼轴长度检测”才能衡量近视防控是否有效。
最后,专家提到,青少年预防近视要牢记三件事:1。生活方式干预:多户外活动,每周在自然光下7小时以上。2.光学干预:确实有近视的孩子,在标准验光后,要科学配镜;也可以试试OK镜。3.药物干预:如果近视增长过快,可以尝试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
相关阅读
RelatedReading猜你喜欢
Guessyou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