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02 07:28:05 发布人:hao333 阅读( 1578)
中美不同的地理环境,使得两国产出不同的农畜产品;中美不同的历史文化,使得两国有不同的餐具和餐桌礼仪。为此,下面小编整理了中美饮食文化差异一以供大家阅读。 关于中美饮食文化差异一、餐饮礼仪的差异 在餐饮氛围方面,中国人在
中美不同的地理环境,使得两国生产不同的农畜产品;中美不同的历史和文化使得两国有不同的餐具和餐桌礼仪。为此,下面小编整理了中美饮食文化的差异,供大家阅读。
关于中美饮食文化的差异。一、饮食礼仪的差异
在用餐氛围方面,中国人喜欢在吃饭的时候活泼一点。很多人围在一起吃吃喝喝,谈笑风生,大家一起营造一种热闹温馨的用餐氛围。除非是正式的宴会,中国人在餐桌上没有任何特殊的礼仪。而西方人,吃饭时喜欢优雅安静的环境。他们认为在餐桌上一定要注意自己的举止,不能有失风度,比如吃饭的时候发出可怕的声音。
中西宴会礼仪也各有特色。在中国,从古到今,大部分人都以左派为荣。招待客人时,要把贵客安排在左边的上座,然后依次排列。在西方,尊重权利,男女间隔坐,情侣分开坐。女嘉宾的座位比男嘉宾略高,男士要为右边的女嘉宾拉开椅子,以示对女性的尊重。另外,西方人吃饭时要坐直。他们认为弯腰低头用嘴吃东西是不礼貌的,但这正是中国人通常吃东西的方式。吃西餐时,主人不提倡狂饮。中国餐桌上的酒是必备的,是用来招待人的。有时候为了表示对对方的尊重,一杯接一杯的喝。
礼仪是一种文化,但文化有纵向的传承,也有横向的借鉴和融合。随着世界全球化步伐的加快,经济文化的快速碰撞和融合,大量西方文化涌入中国,中国的传统礼仪不断受到西方礼仪文化的冲击。如何保护中国传统礼仪,去其糟粕,合理有效地将其与西方礼仪融合,成为人们不断思考和探讨的话题。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中西礼仪文化必将相互渗透,不断发展。
关于中美饮食文化的差异。第二,饮食观念的差异。
相对于中国讲究“口味”的饮食,西方是理性的饮食观念。不管食物是什么色、香、味、形,营养都要有保证。注意一天要摄入多少热量,维生素,蛋白质等等。即使味道一样,也一定要吃;因为有营养。这种饮食观念与整个西方哲学体系是相容的。形而上学是西方哲学的主要特征。西方哲学的研究对象是事物的原因,而事物的原因往往是形而上的,形而上的理论相互连贯,从而形成形而上的哲学。这种哲学给西方文化带来了活力,使其在自然科学、心理学和方法论方面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在其他方面,比如饮食文化,这个哲学命题却对其造成了极大的阻碍。在宴会上,你可以注意餐具、材料、服务以及原材料的形状和颜色的搭配。但无论多豪华多高档,从洛杉矶到纽约,牛排都只有一种味道,毫无艺术可言。作为一道菜,鸡肉是鸡肉,牛排是牛排。就算和它一起上,也是装在盘子里上的。一盘“法式羊排”,一边是土豆泥,一边是羊排,另一边是水煮四季豆,还有几片西红柿。色彩对比鲜明,但在味道上,各种原料互不相干,和谐统一,各有各的味道,简单明了。
中国人非常重视“吃”,谚语“民以食为天”说明我们视吃为天。因为我们的民族几千年来一直处于生产力低下的状态,人们总是吃不饱,所以才有了独特的以食为天的饮食文化。我想这大概是出于一种生存需要吧。如果一种文化把吃作为第一件事,那么就会出现两种现象:一方面,
在中国的烹饪艺术中,对美食的追求几乎达到了极致,以至于中国人在海外靠开餐馆谋生,这也成为了我们在世界各地安身立命的根本!可惜,当我们把追求美食作为第一需求的时候,却忽略了食物最根本的营养价值。我们很多传统食物都要用热油炸,用文火煮很长时间,破坏了菜肴的营养成分,在加工过程中损失了很多营养成分。所以说到营养,其实就触及了中国饮食文化最大的软肋。民间有句谚语:“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正是这种对美食的追求,让我们忽略了吃的真正意义。
中国人在品尝菜肴时,往往会说这道菜“好吃”,那道菜“不好吃”;但是,如果要问“好吃”是什么,为什么好吃,好吃在哪里,恐怕就不太好说清楚了。这说明中国人对美食的追求是一种无法形容的“意境”,就是用人们通常所说的“色、香、味、形、器”,把这种“境界”具体化。恐怕还是很难覆盖。
中国独特魅力的关键在于味道。美食的制作在于和谐。食物的原味、加热后的熟味、配料和辅料的味、香料的和谐味,要相互交织、交融、协调,使之相辅相成、相互帮助、相互渗透,水乳交融。你和我有你。中国烹饪的和谐之美是中国烹饪艺术的精髓。菜肴的形状和颜色是外在的东西,但味道是内在的东西。强调内在而不刻意修饰外表,强调菜肴的味道而不过分显露菜肴的形状和颜色,是中国审美饮食观最重要的体现。
在中国,饮食上对美的追求明显压倒了理性,这种饮食观念与中国的传统哲学是一致的。作为东方哲学的代表,中国哲学具有宏观、直观、模糊和不可预测的特点。做中国菜的方法是调和丁琪,最后调和出好的味道。这个强调的是分寸,也就是整体配合。它包含了中国哲学丰富的辩证思想。一切都是建立在菜肴味道的美与和谐的基础上。度内的多样,决定了中餐的丰富和多样,决定了中餐的特色,甚至决定了每一位厨师的特色。
关于中美饮食文化的差异。第三,饮食风格的差异
中西饮食风格差异很大,这种差异对国民性也有影响。在中国,不管任何宴会的目的是什么,只有一种形式,就是大家围坐在一起,共享一个座位。宴会要用圆桌,形式上营造团结、礼貌、共同利益的氛围。美味的食物放在桌子中央。它既是欣赏和品尝的对象,也是情感交流的媒介。人们互相敬酒,互相夹菜,劝对方吃饭。在美好的事物面前,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礼貌待人的美德。虽然从卫生的角度来看,这种饮食有明显的缺点,但它符合我们民族“大团圆”的普遍心态,体现了中国古典哲学中“和”的范畴对后世思想的影响,有利于集体情感交流,所以至今难以改革。
在西式餐饮中,食物和酒虽然很重要,但实际上是作为陪衬的。酒席的核心在于交友,交友的目的是通过和旁边的客人交谈来达到的。如果把宴会的社交性比作舞蹈,可以说中式宴会就像集体舞,西式宴会就像男女交谊舞。可以看出,中式宴会和西式宴会的友谊目的很明显,但中式宴会更多体现在整个宴会上,而西式宴会更多体现在相邻客人之间的友谊。与中国饮食风格的区别,比西方流行的自助餐更明显。这个方法就是:把所有的食物都一一展示出来,让每个人都能各得其所。他们不必在固定的座位上吃饭,自由行走。这种方式方便了个体之间的情感交流,也不必把话都放在桌面上。也体现了西方人对个性和自我的尊重。但各吃各的,互不打扰,缺少一些中国人在一起聊天玩乐的情调。
关于中美饮食文化的差异。饮食习惯
饮食上的差异从烹饪过程来看,中国人爱加醋、姜、蒜、葱、辣椒等调味品,可以杀菌、减脂、增进食欲、帮助消化。西方人虽然调味品单调,但也有很多优点。他们做菜的时候不喜欢味精,因为味精含有钠,摄入过量有害健康;中国很多人习惯每天买新鲜的食物做饭;西方人经常一次购买一周的食物,然后储存在冰箱里。他们每天都吃速冻食品,吃的罐头和腌制品分别是中国人的8倍和6倍。要知道它们含有较多的防腐剂、色素等化学物质,对健康有害。这是值得生活越来越简化的都市白领关注的。中国人做饭经常用火,油烟多,不太注意厨房的通风设备。但是西方人不喜欢用大火,厨房的通风条件也是相当小心的。因此,中国厨师和家庭主妇的肺癌发病率明显高于西方。
从膳食结构来看,中国人每天吃的蔬菜比西方人多得多,而西方人每天吃的蛋白质很多,但纤维素吃得太少,胃肠功能受到影响,所以消化系统的患病率和患癌率都比中国人高得多。中国人喜欢粗粮,而西方人更喜欢精白粉等面粉和大米。事实上,粗粮比面粉和大米含有更多的营养成分;中国人喜欢吃植物油,西方人做菜喜欢用胆固醇高的动物油,每天也吃很多黄油。难怪美国人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特别高:中国城乡居民爱吃豆浆、豆腐、豆芽等豆制品,而西方人则倾向于“敬而远之”;中国的人,尤其是广州和珠三角的人,喜欢吃猪肝、猪肠、猪肺等动物的内脏,而西方人没有这个爱好。动物内脏含有大量胆固醇,不宜多食;蒸的食物营养破坏少。西方人喜欢清蒸食物(营养破坏少),中国人喜欢热炒(营养破坏多);西方人已经意识到,被称为“红肉”的牛肉、马肉和羊肉是结肠癌和前列腺癌的病因之一。他们还意识到,红肉中的脂肪也是前列腺癌和心脏病的致病因素之一。他们注意到他们每周吃一次红肉。国内很多报刊杂志都多次报道过红肉问题,但目前国内民众对此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
了解中美饮食文化差异的人仍然会读到:
1.日本拉面的做法
2.浅谈饮食文化的特色旅游
3.中国饮食文化礼仪
4.春秋时期的饮食文化有什么特点?
5.西方文化和礼仪知识
6.北美饮食文化有什么特点?
7.西方餐饮礼仪
相关阅读
RelatedReading猜你喜欢
Guessyou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