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09 16:38:46 发布人:hao333 阅读( 8480)
为了抢占美国市场,中国动力电池企业前赴后继纷纷出海。宁德时代、国轩高科、远景动力之后,又一动力电池企业欲撬开美国市场的大门。9月6日晚间,亿纬锂能公告,计划在美...
为了抢占美国市场,中国动力电池企业前赴后继纷纷出海。宁德时代、国轩高科、远景动力之后,又一动力电池企业欲撬开美国市场的大门。
9月6日晚间,亿纬锂能公告,计划在美国与当地企业共建电池产能,生产的电池主要应用于指定的北美商用车领域,其中合资方将成为主力客户,购买大部分电池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与之合资建厂的企业Electrified Power、Daimler Truck、PACCAR都来头不小。如果项目促成,不仅意味着亿纬锂能成功夺得这三个国际重要客户,同时有望成为首个在美国通过合资方式建厂的中国电池企业。
赴美建厂,作为全球化产业布局的重要举措之一,中国新能源企业正遭遇重重阻挠。即便是用技术换市场、曲线赴美的宁德时代也几经坎坷。作为一家典型的中国动力电池企业,亿纬锂能同样无法规避来自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的审查。对此亿纬锂能也坦言,此次投资中间每道关卡的实施进程和完成时间,都面临诸多不确定性。
但越是艰难,就意味着谁能率先拿下美国市场,谁就能在产能过剩、行业内卷的当下,完成“鲤鱼跳龙门”的关键一跃。这次亿纬锂能,能把握住这个冲刺行业领先地位的机会吗?
赴美建厂,宁德铺路
受美国《通胀削减法案》的制约,及地缘政治关系紧张的背景下;眼下任何中国动力电池制造商,想要开辟美国本土市场,都不得不采取类似宁德时代以“技术许可”的方式,辅以与福特合作建厂的“曲线策略”,才能把风险降到最低。
基于宁德时代为电池产业链企业提供的范本,亿纬锂能同样采取了类似的方式,向合作方提供产品开发、制造和商业化的授权许可,以加深绑定关系,试图把风险最小化。
尽管亿纬锂能选用的是合资建厂的方式,但从投资比例来看,亿纬仅持股10%,把出资上限设定在1.5亿美元。而根据协议,其他三家合作方Electrified Power、Daimler Truck、PACCAR以出资金额8.3亿美元为上限,各持有30.00%的股权。
为了让该项目完全以合资方Electrified Power、Daimler Truck、PACCAR为主导。在合资公司治理层面,亿纬在理事会中仅占一席名额,其他成员均来自合作伙伴。
在中美紧张的氛围下,作为中国主流动力电池企业、全球TOP10电池厂,亿纬虽然在合资公司中牺牲了一定的话语权,但与其谋求的自身利益并不冲突。
根据公告,合资公司生产的电池主要应用于指定的北美商用车领域。各方之间的战略合作拟定将产生多重效益,包括降低产品的开发费用和生产费用,同时合作伙伴将成为合资公司的主要客户,并将购买全部或绝大部分产品。
而亿纬美国合作方之一的Electrified Power,是康明斯专为成立合资公司而设的全资子公司,后者为全球知名的集设计、制造、分销多元的动力解决方案提供商。另外两个合作伙伴Daimler Truck和PACCAR则是美国卡车制造的主导企业,前者的控股股东是戴姆勒卡车公司,后者是作为美国大型卡车制造商,主要生产轻型、中型和重型卡车。
也就是说,搞定了他们,就等于手握大笔订单,作为仅有的能吃到这块蛋糕的中国企业,这笔交易并不亏。
美国市场的重要性和战略意义,已无需再说明。由于国内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从2020年的5.8%,升至2021年的14.8%,仅用了一年的时间,并且乘联会预期今年有望升至36%,市场普遍认为,相对于国内日趋激烈的电池竞争格局,美国新能源车市场类似于3年前的中国,并且有望复刻中国新能源车的发展速度。
这也是为什么,头部企业不惜冒巨大的风险,也要杀入这片市场的重要原因。
特别是磷酸铁锂电池,在北美市场的渗透空间巨大。而对于这一技术路线,中国电池企业已当仁不让,在国际市场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引得特斯拉、大众汽车、宝马、福特、雷诺、戴姆勒等汽车巨头频频下单。
今年上半年,亿纬锂能替代蜂巢能源进入前十,位列第八,装车量同比大增151.7%,增速排名第一,和比亚迪是仅有的两家增速达三位数的电池厂商。
同期,亿纬锂能就获得美国客户ABS和Powin合计达23GWh方形磷酸铁锂电池订单。按照国内磷酸铁锂电池装机量TOP10排名,亿纬锂能1月到7月位居第五。
从此次合资工厂26.4亿美元的投资额来看,新增电池产能将主要应用北美商用车领域,预估产能规划有几十个GWh,实现量产出货后将推动亿纬锂能加快开拓北美市场,进一步提振其产品在全球的市场份额。
康明斯CEO兼总裁詹尼佛·拉姆齐接受福布斯杂志采访时表示,预计新合资企业将在3年后正式营运,每年可生产21GWh的磷酸铁锂电池。
对于赴美建厂最终能否顺利进行,有分析师指出,由于IRA规定中重型商用卡车不享受IRA补贴,也不受限制,因此亿纬此次与美国企业合作不牵涉IRA法案。
虽然不能通过IRA法案获益,但在目前国内竞争激烈内卷严重的背景下,抢占出海的先机尤为重要。
出海,都是被内卷逼的
2023年,业内明显感觉到,国内电池产业链出海的节奏明显加快了。除了赴美建厂这条路之外,欧洲市场亦是亿纬锂能开拓的重心。
9月7日,亿纬锂能再度公告,子公司亿纬动力与Rimac签订谅解备忘录,在约定项目中批量生产和供应用于生产电动车电池的电池。
Rimac是一家在克罗地亚注册成立的公司,业务涵盖高性能电池系统、电力驱动单元、控制系统和储能解决方案的设计、开发、生产和供应,是一家高性能汽车技术解决方案的提供商。
综合来看,亿纬锂能今年在海外扩张的表现尤为突出,包括Rimac的定点在内,亿纬锂能年内已拿下三份海外电池大单,合计供货产能为23GWh。
国内动力电池行业今年上半年,呈现出产能过剩难以扭转的态势,就连宁德时代的产能利用率也从同期的81%大幅度降至60.5%。产业严重内卷的当下,“出海”成为了国内电池企业展现核心竞争力的舞台,也是竞逐行业头部的必由之路。
2023年以来,国内头部电池企业海外市场开拓、产能扩张、渠道建设等步伐开始提速。截至目前,亿纬锂能本土化产能建设已覆盖了北美、欧洲以及东南亚等地。根据财报,今年上半年亿纬锂能的动力电池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1.92%至121.19亿元,锂电池相关业务的海外收入已占同期营业收入的30%以上。
特别是在二季度,亿纬在动力电池的市场开拓步伐,并没有因产能过剩而放缓。无论在国内还是海外,亿纬动力电池的装机量都保持着三位数增长。不过,毛利率水平仍维持在14%左右的同期水平,净利润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滑,环比降低11.27%至10.11亿元。
不过相较宁德时代在今年二季度创下高达108.9亿元的净利润,和10.92%的环比增长,亿纬锂能则陷入了增收不增利的泥潭,在盈利能力方面与之差距悬殊。
一方面,碳酸锂二季度的价格就重回上涨趋势,原本锂价降低所带来的促进作用逐步消散,导致亿纬锂能二季度的盈利受到了不小的冲击;另一方面,在充分享受原材料成本下降的同时,亿纬锂能进行了电池的降价,把一部分利润空间让利给终端的新能源车企,目的是巩固装机量和市占率。
显然,奉行低价策略并不是长久之计。除了加速推进动力出海,还需要强有力的技术和产品迭代,才能持续巩固和提升电池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随着特斯拉、宝马等新能源前沿车企对于4680和4695大圆柱电池的青睐和投入,亿纬锂能正将重心逐步全部转移至大圆柱电池的研发。
截至今年二季度,亿纬锂能已完成了46系列等高比能大圆柱电池的布局,并完成了100万颗46系列三元高比能电池的生产下线,具备了商业化交付和应用的能力。根据亿纬锂能目前的在手订单,46系列大圆柱电池现已取得未来5年海内外车企客户意向性订单合计约472.31GWh。
按照目前的发展态势,亿纬锂能董事长刘金成预测,最晚2024年全产业链都将出现产能过剩,“而唯一不会出现过剩的,就是那些质量上乘、成本低的电池产品。”
上一篇:谁把战鹰捧成虎扑女神?
相关阅读
RelatedReading猜你喜欢
Guessyou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