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17 22:29:54 发布人:hao333 阅读( 5472)
这些年爆红网络的美妆新品牌,出道之初都与“国货”标签脱不开关系。既适合国人的肤质,价格又相对低廉,能作为大牌的平价替代品。然而,一支79元的花西子眉笔,把李佳琦...
这些年爆红网络的美妆新品牌,出道之初都与“国货”标签脱不开关系。既适合国人的肤质,价格又相对低廉,能作为大牌的平价替代品。然而,一支79元的花西子眉笔,把李佳琦送上风口浪尖。网友称,虽然听起来不太贵,但眉笔仅0.08克重,算下来每克的价格比黄金还贵。于是,花西子便成为了互联网最新货币单位,有调侃称“打工人专属货币单位:1花西子=79元”。
随着李佳琦直播间言论一事持续发酵,部分国货美妆的性价比问题被推至风口。有媒体记者统计当前市面上19家彩妆品牌的30余款眉笔产品后,结果显示共有14家品牌的眉笔单克价格超过100元,毛戈平旗下的眉笔产品位居被统计的国货彩妆品牌价格第一,单克价格达1222.2元。即使抛开单克价不谈,这背后仍暗藏着一个趋势——平价国货彩妆产品正越做越小。业内人士指出,过去,小克重是国货的优势,消费者也对小克重颇有好感。因为平价国货彩妆迭代率高,对消费者来说,小克重的产品试错成本低。但当平价国货彩妆产品越做越小,消费者的感受是:明面上保持住了百元以内的价格优势,实际上却是变相提价。
但社交媒体上也有另一种声音,认为光看单克价,对平价国货是不公平的。有人提出化妆品的成本不止内部的料体,还有包装设计等,“不能粗暴地以克重作为比价的依据”,“整体平价,也是平价”。另有从业人士表示,虽然按照数字直接来算并未错,但化妆品也不能完全这样算,因为许多本土品牌几乎从未按照原价来成交,这些定价都是虚的。“你会看到在很多品牌常年打折,在直播间里一些都是买一送一,甚至买一送二,还有其他的附赠品。而这样的定价结合大幅折扣,为的就是刺激消费者购买。”
▌从国货之光到“价格刺客”:小克数背后的“畸形营销”
从过去被赞“物美价廉”,到如今屡屡被质疑价高,国货美妆的转变是什么时候发生的?业内人士指出,涨价是从互联网品牌开始抢占线下品牌份额开始的。过去‘物美价廉’‘便宜大碗’这些形容词,说的都是开架国货,比如自然堂、百雀羚。随着越来越多互联网品牌开始借助KOL、平台来做广告投放,一切就都不一样了。也有业内人士直言,直播电商的崛起,实际上扰乱了国货美妆的价格体系。从某种程度上看,这也是国货普遍涨价的大背景之一。
事实上,化妆品原材料及生产工艺只占其成本的一小部分。然而,对于砸重金营销的新国货美妆品牌,常常被人戏称为“替KOL打工”。国金证券研究所曾经梳理过化妆品产业链是如何分配利润的。一件化妆品,品牌取走大部分毛利,到了销售渠道,又会被分走一大杯羹。对于在线上起家的新国货品牌来说,必然要分给主播、种草博主等KOL相当高的利润。业内人士直言,说到底,高价化妆品,更多贵在品牌溢价、营销和销售上。加上这些费用之后,几块钱成本的产品就能卖出上百元。
总体来看,分析人士表示,国货美妆的涨价方式不外乎三种:产品升级,“趁机”涨价;折扣减少,到手价提升;直接推高价产品或产品线。珀莱雅算是靠升级换代涨价的“典型”。根据平安证劵研究所的相关研报,2020年2月,公司推出红宝石精华1.0,售价249元/30ml,平均每毫升8.3元。2021年2月,红宝石精华2.0问世,售价279元/30ml,平均每毫升9.3元,涨幅12.48%。与此同时,还有品牌通过降低折扣力度来变相涨价。有业内人士对此表示,对于有一定知名度或者经常在头部主播直播间出没的品牌而言,消费者对其价格已经非常敏感了。因此,品牌一般不会直接提价,而是用减少折扣、减少/改变赠品等方式来降低成本,或者间接提高终端到手价。
最后则是涨价的“终极法宝”:直接推高价产品线。考虑到大多数国货都是靠低价拉客起家的,想要既开拓新的高端客户,又不招致吐槽,开辟单独的高端线可谓是最佳选择。这一类玩家里,分析人士指出,比较典型的是贝泰妮推出的高端产品线AOXMED,以及直接定位高端的新锐品牌,如第十四章、闻默等等。
另外,随着国内彩妆市场快速爆发且竞争逐渐激烈后,仅靠营销显然已经留不住消费者,国货美妆通用的代工模式也导致了产品同质化、品控差等诸多问题,只有真正好用的产品才能留住消费者。于是,国货彩妆品牌们纷纷在研发上发力。分析人士表示,几家头部彩妆品牌也都“豪掷千金”投入研发,从营销战到研发战,国货彩妆开始秉持“长期主义”走向下半场。面对越发复杂的市场环境,自建工厂成为国货彩妆品牌们谋求“转型”的关键一步,但构建一条完整高效的供应链并非易事,这意味着品牌从轻资产模式转为重资产运营,成本投入高、回报周期长以及生产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都需要企业逐一应对。即便如此,对于国货彩妆品牌们而言,转型迫在眉睫,只有生产研发出更具品质的产品才能留住心智愈发成熟的消费者,最终突出重围。
▌头部玩家上演“排位”追逐赛 未来市场或只接受“全能战士”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我国化妆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6%达2071亿元,这比2015年全年化妆品零售总额更多。迅速膨起的市场增量,让中国成为国际美妆集团们最大的海外市场,也让众多本土美妆企业尝到胜利果实。但是,任何行业都不可能一直停留在高速增长的环境中。有分析人士表示,尽管行业发展步入成熟,消费需求却始终难及预期,本土美妆在经历了从0到1的狂奔后开始放慢脚步,进入周期性调整。
另外,国货美妆企业开始上演排位追逐赛,头部企业的规模持续增长,但差距正在缩小。按半年报营收规模来看,旗下拥有玉泽、佰草集等多个护肤品牌的上海家化以36.29亿元仍位居第一。同时,后来者珀莱雅的最新营收达36.27亿元,与上海家化的差距仅200万元。华熙生物则以30.76亿元规模紧咬其后。贝泰妮的23.68亿元与水羊股份的22.9亿元也差距不大。
分析人士指出,在过去几年啃下了市占率的国货美妆企业,开始争相跳脱舒适圈。华熙生物、珀莱雅、上海家化等赛道头部玩家在这个十字路口做出新的决策。在短期利益与长期效益中选择了后者,以寻求以更稳固的底盘,对抗或有的机遇与冲击。在国内消费大盘尚处于复苏阶段,且传统化妆品巨头仍牢牢把握行业头部优势的背景下,发力高毛利品类也成为了国货美妆品的“突围”利器。
上海家化在半年报中称,自第二季度开始,公司调整经营策略,加大品牌费用投入,定位于高毛利快速发展的护肤品类取得恢复性增长,带动了毛利率的结构性优化,并消化了海外业务带来的压力。而珀莱雅则表示,报告期内,公司正在持续夯实“大单品策略”,聚焦双抗、红宝石、源力三大家族系列。
显而易见的是,在这些头部企业的推动之下,2023年的化妆品市场正拉开一场速度与实力的“硬核战争”。企业们面临的是造血能力、渠道能力、自主科研能力的综合考验,一家企业的发展上限将不再由长板决定,而是由综合实力决定。分析人士表示,从中报可以看出,中国化妆品企业正在相互“内卷”中不断刷新业绩,形成良性的行业竞争环境。但在未来的化妆品市场中,未来市场或只接受“全能战士”,才能走向更广阔的世界舞台,与国际美妆巨头同台竞演。
相关阅读
RelatedReading猜你喜欢
Guessyou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