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23 13:24:56 发布人:hao333 阅读( 8738)
作者 | 叶茂 编辑 | 吾人到底什么是Ebike?Ebike 的全称是 Electric bicycle,在传统自行车的基础上,Ebike 增添了电池、电机以...
作者 | 叶茂 编辑 | 吾人
到底什么是Ebike?
Ebike 的全称是 Electric bicycle,在传统自行车的基础上,Ebike 增添了电池、电机以及电控。与传统的自行车相比,Ebike是不能完全脱离人力纯靠电力驱动的。因此Ebike 的车型设计方面,均保留有自行车的脚蹬,并试图最大程度的维持传统自行车的样貌。
而在国外消费者眼里,Ebike只是一个普通的骑行工具,而国内用户由于早已习惯了燃油车新能源车,甚至不会多看它一眼。但在大厂和投资机构眼里,Ebike是十足的香饽饽,各路资本和机构,都在拼命地寻找优质项目,并进行资本扶持。实际上,在Ebike领域著名的Urtopia、Velotric背后,其实都站着一群VC天团。
截至目前,Velotric先后完成了A轮和A+轮融资,分别由复兴锐正资本、红点中国和光点资本领投,累计融资额超过1亿元。Urtopia则在去年完成了光速中国创业投资和DCM领投的千万美元级别pre-A轮融资。
根据公开资料,过去一年获得公开融资的Ebike品牌还有Aventon、SURPANDA、Tenways等。其中Tenways已经融到了A2轮,最新一轮融资有钟鼎资本、腾讯、高瓴资本和阿里共同参与,股东名单堪称豪华。
资本的疯狂加入,也显示出这一赛道的前景与钱景可观。有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球电动自行车市场规模达497亿美元,总出货量5125万辆。预计到2030年,全球Ebike市场规模将增至1186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0%。
与资本和一些企业只是经济方面的扶持不同,无人机领域的大疆却开始自己亲自下场造车,并在内部成立了代号为EB的项目组。目前该项目仍在秘密运作阶段,不过大疆早在疫情前便已开始探索,对Ebike项目相当重视。
01
大疆第二增长曲线探索成功
两轮融资达15亿美元
日前,有消息爆出,大疆车载团队正在接受外部融资,经过两轮融资后其估值可达15亿美元。据公开消息报道,大疆EB项目尚在保密阶段,项目负责人为高级工程师Alex.Jia,此前做过稳定器云台电机,曾负责大疆如影产品线。而大疆Ebike将定位高端车型,运动越野场景,主攻海外市场,目前已在自研Ebike系统。
自2006年创立以来,大疆一直在无人机这条快车道上高速发展。“技术驱动”、“高速增长”、“超级独角兽”等标签让大疆成为投资者眼中的优质投资标的。这也导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大疆一直是投资机构眼中的“香饽饽”,其强势的竞价融资,更是一度成为业界佳话。
可是,随着消费级无人机市场规模逐渐见顶,大疆在其他赛道并没有展现出明显优势,再加上这家向来不习惯资本介入管理的科技公司迟迟不肯上市,自2018年那轮10亿美元融资后,来自投资方的鼓噪声浪日渐加大。于是在2016年,大疆创始人汪滔公开表示,无人机市场即将接近饱和。大疆内部也早就开始寻找第二增长曲线。如今,大疆的第二增长曲线探索,瞄准了电动自行车领域。
大疆对Ebike的定位高端,在于一辆普通的Ebike 定价大多约为 1000 美元,且多向共享单车公司供货。较为高端的Ebike 售价则集中在 4000 美元左右,对电机、电池要求更高。而大疆目前拥有 3 个业务方向:航拍无人机、手持摄影设备、ToB 商用,其中 ToB 商用又涵盖农业无人机、行业无人机、大疆车载、大疆教育。
选中Ebike的原因不难理解:电动自行车和无人机行业存在不少共通性,大疆的技术、生产经验都可以复制到新产品线上;目标用户都是有一定消费能力的年轻人,用户画像部分重叠。
从2021年开始,E-bike就像中国街头的共享单车一样风靡,出现在了欧美的大街小巷。这也是由于疫情的出现,国外民众对拥挤的、有着感染风险的公共交通逐渐产生了恐惧,地铁公交价格上涨也使其不再是普通民众的最佳选择。一年的地铁费用与一辆可以骑乘好几年的E-bike价格十分接近,后者能解决通勤问题的同时还有利于健康。
此外,从消费端需求来看,行业销量能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还在于产品与消费者“对味”。比起纯电驱动的毫不费力,电助力更能让人享受到自由骑行及附带的休闲健身带来的愉悦体验,对于年轻消费者来说,结伴骑行成为了当下流行的一种“社交+运动”方式。E-bike在美国的销量已经超过了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在欧洲,E-bike的销量更是有望超过所有汽车的销量。
Statista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欧洲每年售出约400万辆E-bike,而在全球市场全球电动自行车市场目前价值432.2亿美元,2030年将达到1200亿美元,这也是电动两轮车的一个新细分市场。
有分析指出,Ebike属于新能源两轮车细分赛道,早在几年前就在欧美市场热销。随着竞争加剧,消费者对E-bike需求不仅是通勤,更注重出行体验,倒逼出海品牌本地化和科技化。大疆等技术研发型企业的入局可能引发底层技术、产品结构的创新和调整,以硬件和性能上的改变获得“错位竞争”优势。
02
Ebike
让众多VC也坐不住了
所谓Ebike,全称为Electric bicycle,与我们日常所见的电动车相像,但却有着本质的区别。严谨一点称呼,Ebike应该称为电动助力自行车。最早起源于80年代的日本,经过数十年演变,如今在发达国家市场火爆。
在减碳环保、电动化成为未来趋势下,Ebike的出现可谓把准了时代的脉搏。根据德国联邦环境署公布的数据,电动自行车、汽车、公交车三种出行方式的人均每英里碳排放量对比强烈:驾驶私家车的人均排放量足足有240克,公交出行下降至100克,而电动自行车的碳排放量只有5克。在碳中和的大背景下,欧美各国也出台了补贴政策及碳积分政策,鼓励用户购买以电驱动为动力的短途出行交通工具。
各国政府“真金白银”的补贴,刺激了市场需求,让Ebike乘风而起。比如,美国众议院通过法案规定,当前市民购买电动自行车最高可获1500美元补贴;在德国慕尼黑等城市,购买电动自行车最高可获500欧元补贴;瑞典政府为每辆售出的电助力自行车提供售价25%的补贴,最高可达1000欧元。还有一些国家并不以直接补贴的方式推动市场需求,比如在英国,购买Ebike的消费者可以申请销售额30%、最多1500英镑的税收减免。
可以说,兼有“碳中和+短途出行+消费科技+智能硬件+出海”等完美标签,Ebike显然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投资热点。
有机构专门做过一个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2022年国内就有超过上百个品牌获得融资,腾讯、钟鼎资本、高瓴创投、华映资本、高鹄资本、青山资本、中金汇融、普华资本、光速中国、DCM、杭州长江创投等投资机构纷纷投资。科技企业如小米、腾讯等也都参与其中。另外,传统汽车品牌也想通过自身强大的品牌力在这一市场分一杯羹,保时捷、奥迪、宝马旗下都有推出相应的产品。
回到国内视角来看,2021年至今,国内已经有超过20家Ebike相关企业获得融资,总融资额破100亿人民币。MarketsandMarkets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E-bike的全球市场规模已经达到497亿美元,出货总量为5125万辆,预计以10.2%的复合增速迅速增长,并在2027年达到806亿美元的规模。
去年下半年以来,关注电动两轮出行赛道和主动了解产品的投资人肉眼可见地变多了,至少有50家以上,境内、境外的基金和机构都有。当这一问题抛给消费投资人和FA时,得到的答案出奇一致:这个赛道非常热,不止电动摩托这一个细分市场,整个两轮电动车都在VC的射程之内,而且目标十分明确——指向出海。
03
市场分散
机会很大
尽管Ebike如今足够火热,但与传统自行车赛道相比,Ebike的行业集中度低,这就导致前期的投资回报率不会很高。同时,组成Ebike的核心部件如电机、电池、变速器、轮胎等都是由专业公司提供,入局玩家的改造空间主要只能集中于外观设计、系统调试等方面。同时,Ebike行业非常分散,城市通勤、娱乐、折叠、山地、货运,在欧美有很多场景,几乎每个场景都有一个品牌,很少有品牌可以做到全场景通吃,这也就导致了Ebike虽然行情旺盛,但处于一个碎片化且未趋向于饱和的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Ebike火爆在国外,但机会却在国内。依托于国内高效的供应链体系,以及欧美国家本土品牌难以匹敌的极致性价比,国内企业形成了巨大的出海优势,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在海外布局,一名企业创业者曾公开表示,过去一年多里想在欧美市场做Ebike的中国新品牌大概有30到40家。行业格局尚未清晰的此刻,创业者拥有了更多试错成本,需要跑得更快一点。不过,从业者认为,过去共享单车的过度炒作和泡沫曾对国内自行车行业造成过巨大的冲击,希望大家都能更理性地看待。
就目前的整体情况来看,Ebike品类还是一片处于高速增长阶段的蓝海市场,也不像传统自行车一样被技术垄断,海内外尚未出现具有垄断地位的品牌,留给国内中小企业的空间还非常的大。
要知道,我国被称为“自行车王国”,拥有成熟的自行车产业基础。而电助力自行车用到的核心技术,如电机、电池、控制器等,已经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果,获得了与国际一线厂商平起平坐的话语权。此外,中国是全球三大自行车供应链基地之一,有生产ebike的土壤。中国是国外高端自行车品牌的主要代工地之一,形成了以华东江苏、华南广东、华中天津为中心的三大自行车代工生产基地。
目前,中国已成为E-bike的主要出口国。据浙江省金华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提供的数据显示,2021年,金华市主营生产的E-bike出口额同比增长99.6%,来自海外的E-bike订单增幅也普遍保持在20%以上。雅迪、爱玛等上百家国内Ebike企业已研发出运动、亲子、折叠等多个系列Ebike产品,并在2022年创造了996万辆的整车出口量,同比增长121%。
区别于普通自行车,电动自行车大部分属于锂电池货物,对于出口报关及海运都有更高的要求。特别是进入欧美市场,有比较严格的准入门槛。比如出口欧盟CE认证,才能在欧盟市场销售,清关进入欧盟市场。
从过往三年的投融资事件可以发现,与国外品牌相比,中国Ebike品牌普遍处在起步阶段,融资轮次更早,融资金额也相对较低。同时,从美国亚马逊站也可以看到,很多E-bike品牌是在2020年或者2021年才上架到亚马逊平台上。
可以说,Ebike品牌市场还是个很分散的市场,没有一家独大,对于新入场的玩家还有很大发展空间。短期来看,Ebike市场前景看好,而且这类产品也很能发挥中国制造的供应链优势,但与此同时也存在一些不确定性。在国内市场,有上百家公司入局Ebike,在全世界也有约300个正在销售的Ebike品牌。大量品牌的涌入让市场供大于求,品牌的成功与沉没速度相当。
另一方面,相较于疫情期间自行车市场的狂飙,现在的电动自行车销量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回落,低端市场的饱和促使厂商产品升级,消费者并不只是寻求一个短期在疫情下可以替代出行的交通工具,普通的电动化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智能化、专业化才是未来的产品方向。
可以肯定的是,随着赛道越来越拥挤,入场选手越来越多,行业的竞争也将呈现白热化,出海品牌很有可能陷入价格战。要避免这种局面,以及成为这个行业的头部品牌,就必须要打造差异化品牌,积累品牌口碑,在一众佼佼者中用独特的品牌杀出自己的道路。
相关阅读
RelatedReading猜你喜欢
Guessyou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