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29 12:27:40 发布人:hao333 阅读( 8425)
今年,近300万人争夺一个“上岸”机会。10月24日,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进入第十天,到18时报名结束,报名系统中有超290万人提交报名申请,超258万人...
今年,近300万人争夺一个“上岸”机会。
10月24日,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进入第十天,到18时报名结束,报名系统中有超290万人提交报名申请,超258万人通过资格审查,超32万人待审。
报考的热潮,多少也在预估内,因而今年国考第六年延续扩招的节奏,计划招录3.96万人,比去年多了2500人,同比增长6.7%。
只是,扩招的速度远跟不上国考大军的增长速度。去年,国考报名人数猛然突破250万,报考规模成“近十年之最”,但这个记录没保持多久,今年又是创下历史新高的一年,报名人数同比增长16%,有人戏谑为“千军万马过牙签”。
这是一场惨烈的竞争,不仅因为竞争者太多,更因为竞争者太强。北大、清华等名校的毕业生,有很高的比例选择进入体制内。
而对于那些没有考上国考的人,他们也不甘心放弃。有人辗转7个省份的考场,穿越大半个中国,只为了考上一个体制内的岗位。即使是曾经以创业闻名的浙江人,如今也想要上岸。
时代真的变了……
01
江浙沪“卷”不过内陆
公务员考试里,常人笃信的铁律是,经济发达地区往往吸引众多考生蜂拥而至。然而在今年的国考报名里,这个“常识”只是部分成立。
国考报名的最后一天,广东省的职位报名人数达到了230008人,过审人数超过20万,遥遥领先于其他地区。其次是北京市和河南省,总报名人数分别为203093人和146832人。
经济第一大省、超级一线城市、人口第二大省,共同跻身国考报名人数的前三,似乎很好理解。
而且,根据2024年国考职位表来看,广东、山东、北京等地招录人数位列前三,分别为3325人、2169人和1837人,也就吸引更多人报考。
注1:各省份报名数据统计
注2:标蓝为平均竞争比高出全国的省市
但如果将视线转到有着“国内经济发动机”之称的长三角地区,国考报名却没有意想中的火热——全国经济第一大市上海,报考当地职位的人数还不及安徽、山西、江西这些中部省份;
经济第二大省“苏大强”,吸引的报考人数排不进全国前十;浙江作为经济第四大省,吸引的报考人数已经是江浙沪最高,但在全国也只能排第八,位于湖北、云南之后。
报考人数之外,平均竞争比更能反映地区的整体竞争热度。根据报名最后一天的数据初步统计,全国平均72个人争夺一个国家公务员的“铁饭碗”,竞争力度高于去年。
从区域格局看,反而呈现出东部理性、中西部激烈的态势。
广东、江苏、浙江、上海等沿海强省,平均竞争比还低于全国。即使是刻板印象中热衷进体制的山东,整体竞争热度还比全国稍低一点,平均65个考生争夺一个岗位。
反而在经济欠发达的云南、贵州、宁夏,出现了更激烈的厮杀,平均90多人“虎视眈眈”一个编制。
原因何在?
一方面,报考门槛很大程度圈定了能报考的人数规模。近年的国考新闻里,千人甚至万人“抢一坑”的情况,往往出现在常言的“三不限”岗位报考里。
就以最新的国考报名为例,最热门的岗位莫过于“国家统计局宁夏调查总队业务处室一级主任科员及以下”一职,竞争比高达3572:1。
其招考专业广泛,对于政治面貌、基层工作年限、服务基层项目等均无限制,综合来看,招考门槛并不高。
在报考条件里,沿海的门槛往往比中西部要高。就拿中央直属和派出机构来说,工作地在云南的岗位,要求研究生才能报考的岗位占比8%,而在上海,这一比例就变成了13%,江苏为12%,浙江为11%,单在学历上沿海就把相当部分考生拦在了报名门槛外。
另一方面,不同层级公务员的收入又牵动着考生的流向。
无疑,经济发达地区的公务员普遍社会福利好,公务员待遇高,但在这些地区,工资待遇又往往和层级倒挂,国家公务员或许不如省直、地市甚至乡镇街道等基层公务员的收入高,导致不少想进发达地区公务员体系的考生,优先选择省考而非国考的渠道。
国考不仅体现了公务员职业的吸引力,也反映了不同地区的发展差距和人才需求。
这种冷热不均的现象,既反映了公务员招录的科学性和公平性,也暴露了不同地区的人才流动和配置问题。
02
争夺稳定性
裁员成了近年来每个体制外职场打工人最大的焦虑来源。
例如,隔三岔五冒出的新闻,拼凑出中年危机者面临的残酷图景:在大厂拼命996做贡献,35岁却被裁最后无奈开滴滴、送外卖。
这一点从国考报名岗位的热度就可以窥探一二。
从各个沿海省份来看,北京的热门岗位主要是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的综合管理类职位,如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综合司等,这些职位对考生的学历和专业限制较低。
同样,广东的热门岗位主要是海关系统的行政执法类职位,如深圳海关缉私局、广州海关缉私局等,这些职位对考生的身体条件和工作经历有一定要求,但也能提供较高的工资水平。
经济第二强省江苏同样热度不减。
图片来源:摄图网_500626473
江苏的热门岗位主要是税务系统的行政执法类职位,如南京市江宁区税务局、镇江市丹徒区税务局等,这些职位对考生的学历和专业要求较低,但也能提供较稳定的工作环境。
这些热门岗位之所以受到众多考生的青睐,除了与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福利有关外,更重要的是它们能够给考生带来稳定性。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稳定性成为了许多人追求的目标。尤其是对于体制外打工人来说,他们面临着企业经营风险、市场竞争压力、行业变革冲击等多重不确定因素,随时可能失去工作或者收入下降。
而公务员作为体制内人员,享有相对稳定的收入、福利和保障,不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因此,许多体制外打工人选择报考公务员,就是为了寻求一份稳定性。
但是,在对稳定性的争夺中,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如愿以偿。首先,公务员考试本身就是一场激烈的竞争。
不断攀升的报名人数和更加激烈的报录比,也意味着考生要想成功上岸,必须付出巨大的努力和牺牲。
03
风向转变
去年,一篇题为《山东考公团,正横扫江浙沪》的报道引发关注,报道提到:“山东专门有一个巡考团,就是轮着考,全国转一圈,我考上哪个算哪个。
他们把国考当一模,上海市考当二模,江苏省考当三模,浙江省考当四模,到了山东省考,正式考试”。
如果说山东“巡考团”的存在,生动地演绎了一把“宇宙的尽头是编制“,那么清华北大等天之骄子们的集体转向扎堆考公,则更加表明时代真的变了。
近几年,中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结构调整,就业压力增大。这种情况下,很多年轻人对市场就业失去了信心和安全感,转而寻求体制内的工作。
“铁饭碗”对应着相对稳定,不易受到外部环境的波动,而且有较好的福利和保障。
图片来源:摄图网_500597004
因此,“宇宙尽头是编制”成为了一些年轻人的心声。
另一方面,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扩张,中国高校毕业生数量不断增加,2024年达到了1076万人。这意味着高学历已经不再是稀缺资源,而是普遍现象。
在市场就业中,高学历并不能保证高收入和高地位,反而可能面临更大的竞争和歧视。而在体制内就业中,高学历则是一个重要的优势和门槛。
据统计,2024年国家公务员招录中要求硕士及以上学历的岗位比以往大幅增加。
而在事业单位招聘中,硕士、博士甚至海归等高学历者也更受青睐。因此,很多高校毕业生选择考公考编,也是为了充分利用自己的教育资本。
当然,在几千年的历史中,“学而优则仕”有着强大的文化惯性。即便是在当代中国社会中,公务员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群体,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公众认可度。
他们被视为国家和社会的精英和服务者,承担着管理国家事务、维护社会秩序、保障民生福祉等重要职责。
他们也有机会参与国家政策制定、社会问题解决、公共资源分配等重大事项,影响着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方向。
很多年轻人选择考公考编,也是出于对社会价值的追求和实现。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家族阶级的整体跃升。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考卷,需要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价值观等因素进行综合考量,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但是在大环境巨变的当下,对于年轻人扎堆考公,还是要多一分理解,少一分苛责。
上一篇:批复!中原第一城,都市圈来了
相关阅读
RelatedReading猜你喜欢
Guessyou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