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10 11:09:04 发布人:hao333 阅读( 3747)
作为前广汽资本CEO,袁锋以一个汽车人的身份,加入了中芯集成设立控股子公司“芯联动力”。更让人关注的是,这家公司由6家知名新能源产投联合投资:上汽集团、小鹏汽车...
作为前广汽资本CEO,袁锋以一个汽车人的身份,加入了中芯集成设立控股子公司“芯联动力”。
更让人关注的是,这家公司由6家知名新能源产投联合投资:
上汽集团、小鹏汽车、宁德时代、立讯精密、博源资本以及阳光新能源。
作者| 宇多田
封面| 来自绍兴中芯集成工厂
地平线余凯,曾被产业夸赞是个聪明人。
其中有个理由很有趣:虽然是AI出生的半导体人,因为懂得用户思维,让汽车圈都认识了他。
如今,与“技术找技术”的传统思维相反,陆续有更多汽车人,试图沿着整车爬进上游,用洞悉终端痛点的敏锐判断力,参与一场关于汽车半导体的文明战役。
而袁锋,可能是其中一个。
绍兴的工厂对岸
在汽车历史上,整车与半导体的关系,其实是最紧密的。
无论是欧洲还是日本,一流的主机厂背后,总会有一至两家强大的半导体企业。正如博世与英飞凌之于大众,电装与瑞萨之于丰田。
而在传统油车世界,这种亲密无间,从来就没有中国主机厂的位置。
直到新能源,剌开一道口子。
袁锋在主机厂的成绩是显著的。在2019年所有人还在质疑新势力们的PPT时,他看到了中国新能源的前景,以及动力电池与智能化随汽车扶摇而上的巨大能量,通过资本补足了车厂新能源供应链的短板。
但投资这件事,永远要往前看。
袁锋做了大部分能做的事。同时,他也在密集观察着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演进方向。
很明显,在新能源汽车与半导体的关系上,中国供应链正在做自我修正。
“一个朴素的逻辑是:你知道车载半导体,肯定会跟随中国新能源的发展而崛起。而这条路,会先跟新能源企业一起磨合出来。"
于是,他借助一个自己最熟悉的赛道,进入了一个难度更大的市场。
10月,上市公司中芯集成把“碳化硅制造与模组封装业务”以企业形式分拆出来后,又聘请袁锋,担任这家名为“芯联动力”子公司的董事长。
至此,中芯集成在国内碳化硅领域的优势,加上袁锋在产业资本的口碑,让小鹏、上汽、阳光电源、立讯精密、宁德与博世等旗下资本参与到其中。
而他自己,正式以一家企业的“未来规划者”身份,踏入了汽车碳化硅模组市场。
有趣的是,国内大部分半导体企业长期习惯于用供应商视角去拓展市场,但以新能源汽车的视角去介入半导体,却相对少见。
实际上,极少有人能看到国内汽车与半导体之间巨大的gap。
而这个gap,在当下特殊的时间点,正在被有心人士,去试着跨越。
真正的产业资本
事实上,在过去国内创业黄金10年里,产业资本逐步受到创业者重视与推崇的同时,也逐渐显露出各种弊病:
出钱的部门与真正的供应体系,可能是八竿子打不到的;不少拿到主机厂资本的科技公司,只是多了一个“好听的备注”。
这是当下产业资本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资本是开放的,但供应链是封闭的。
广汽资本是合格的产业资本。这并不是恭维话。
过去几年,从“广汽汽车供应链上密集启用自己的被投项目”这一事实,就会清楚知道,很多年轻的科技与制造公司,都收到了广汽货真价实的支持。
袁锋认为,这并不是自己对供应链有多熟悉:
“广汽 Aion 已经选择好的供应链,肯定有他们的考虑,我更多去服务他们选好的就好了,做到帮忙不添乱。”
而供应链上的企业有了广汽资本的加持,也会在资本市场更受关注,更容易融资,能力也就更强。
这就又可以良性循环下去:用技术、人才、产能去服务广汽Aion。
与广汽研究院的合作也是一样。广汽资本更看重研究院在技术研发上做投入:哪些是自己做,哪些是对外合作。
对于合作企业,广汽资本也去投资,让双方在研发上更close。
“通过投资支持供应链发展,通过投资补技术所需。" 他说。
从2021~2023,袁锋看的更多的是汽车半导体。
因为缺芯,这些年全球车企损失了千万销量。因此,汽车半导体变成供应链安全的关键一环。
梳理完了新能源汽车版图,袁锋觉得,半导体是“可以挑战自己未来10年人生规划”的一块重要拼图。
工厂内楼宇
与很多江浙沪低调的制造企业一样,除了上市公告,中芯集成很少出现在公众视野内。
这家2018年从中芯国际剥离、彼此磨合了多年的模拟芯片团队,刚出来时面临的最大问题是:
以后做什么?
那时候,大多数晶圆厂与设计公司都在做以手机为核心消费类业务。如果在这个红海市场继续厮杀,无论多优秀的团队,胜算其实都不大。
因此,除了保留从中芯“继承”过来的MEMS传感器制造优势,他们选择了以新能源为/核心的新能源汽车与工控市场。
从功率器件,再到高压模拟IC,MCU等等,一辆新能源汽车需要的70%芯片,在这里都能看到。
如今,大多半导体企业都在往这个方向疯狂调转船头,但芯片从做出来到上车验证,至少也要个一年半时间。
因此,2023上半年,与大多数同行业公司收入下滑相比,中芯集成的主营业务收入则达到60%。
而这里面有50%以上的收入,来自新能源汽车市场。
两年前,他们往碳化硅发力,开始跟有技术思维的主机厂密切配合。
袁锋指出,从欧洲与日本过去一个世纪的汽车史看,车企、Tier1 与芯片之间,一直有极为紧密的合作与信任。
这也意味着:车强,那么供应链也会强。
举个例子,作为丰田的强大后盾,电装的产线思路迄今对于汽车产业,都极有借鉴意义:
不要按照工艺平台去做芯片。什么叫工艺平台?就是7纳米、10纳米以及14纳米,要按照想攻占的市场去搭建。
因此,要思考的是:新能源汽车市场需要哪类芯片。
如果只做一个代工,没有封装与终端客户的交互验证,那么就会陷入孤立,所以要跟主机厂做直接碰撞。
而主机厂最需要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因此,包括“封装”在内,能力必须都具备。
“所以说,新能源汽车要发展好,我们也要形成这样紧密的合作关系。”
袁锋说,中国新能源汽车从跟随到引领,引领就需要创新,创新就要有底层技术的支持。
“这是中国汽车半导体最大的机会。”
写在最后
我们在中芯集成的工厂园区里转了一圈,400多亩的占地,涵盖了生产所有芯片的几座工厂与配套气体设施。
再加上河对岸有月产50w支的模块厂房,这家成立5年的企业,为绍兴带来的固定资产投资高达近1000亿。
而在中国新能源半导体市场,拿某主机厂来说,目前芯片国产化率还不到10%。
如果一路走下去,无论是提升至20%、30%还是更大的数字,沿着“新能源”这条路,很长却具有确定性。
“这几年,每一个车企都被芯片卡的特别厉害。” 他说,中国半导体整体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汽车半导体更是起步晚。
“但前者的领先地位是被确认的,这需要中国汽车半导体快速跟上。”
相关阅读
RelatedReading猜你喜欢
Guessyou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