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10 11:21:07 发布人:hao333 阅读( 3597)
“百事通”炼成记——记重庆市武隆区沧沟村驻村第一书记陈明辉
作者:张倵瑃郑友张熊雄
工作中的陈明辉。图/王柏林
60岁以上老人实行8折优惠、70岁以上老人打7折、80岁以上老人打6折……
第二批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期间,重庆市武隆区沧沟乡沧沟村,一则关于“共享食堂”的消息备受村民尤其是留守老人的关注。元旦前,近300平方米的“共享食堂”就要面向村民开放,不同年龄段的老人将享受不同折扣的优惠。
“共享食堂”的修葺一新,背后主要推动者是重庆市公安局监管总队一级警长陈明辉,2021年5月,他被重庆市委政法委乡村振兴帮扶集团派驻到沧沟村担任第一书记。
两年来,陈明辉从一名“市上来的”公安民警变成扎根农村的“百事通”,与当地群众结下深情厚谊。
在陈明辉的带领下,沧沟村立足资源禀赋,围绕“强基、兴业、善治”目标,逐步探索出一条乡村振兴新路子,昔日贫瘠荒凉的小山村蝶变成披绿生金的“网红村”。
2023年5月,全市新一轮乡村振兴驻乡驻村工作队轮换工作启动,已近不惑之年的陈明辉自愿选择留下继续驻村帮扶。
陈明辉和老党员李子兴在一起。图/王柏林
强基
关键词:从无到有
党建统领凝聚发展合力
10月23日清晨,阳光透过薄雾,为武隆区沧沟乡沧沟村披上一层金黄色外衣,一派朝气蓬勃的景象。
沙台铺村民小组,75岁的老党员李子兴早早起床。当天,他要参加水利部财政司与沧沟村的党建联建活动。现在,沧沟村不管召开会议或是举办活动,都能在现场见到李子兴的身影。
村民党员如此积极参加公共活动,在之前是难以想象的。而这一切的改变,还得从陈明辉说起。到任伊始,他便迫不及待地找到沧沟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赵廷奎,了解全村党组织建设和党员作用发挥情况。
得知沧沟村党总支下设两个党支部,共有66名党员,除去外出务工、老弱病残的村民,能参与村务工作的人少之又少。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陈明辉明白,“只有党员做给群众看,群众才会跟着干。”
万事开头难。作为刚刚到任的第一书记,人生地不熟,党员凭什么听从安排,这让陈明辉犯起了难。但他并没被困难吓倒,基于现实考量,在与村“两委”商量后,他很快便确定思路:先发动,再带动,最后互动。
说干就干,陈明辉拿着村党总支提供的党员名单,逐户上门走访在家党员,宣传党员义务、沧沟村发展蓝图和他的“党员服务队”构想。
当陈明辉来到有着50来年党龄的李子兴家走访时,只听李子兴不断念叨着共产党的好。
在交流中,陈明辉得知,李子兴是土生土长的沧沟村人,曾在武隆区一家建筑企业工作,已退休多年。从2012年至2021年的10年间,他累计为村里面修水池、修公路及日常公益事业捐资捐物超3万元。每年,他都要主动缴纳1000元党费。
在陈明辉看来,作为一名农民党员,竟有如此高尚情操,实属难得,他当即对李子兴进行了肯定。
随后,陈明辉通过村“两委”证实了李子兴所言不虚。但是,翻遍所有档案资料,发现李子兴籍籍无名,不说公开宣传,哪怕是只言片语的书面肯定也一句都没有看到过。
接下来,陈明辉将李子兴的先进事迹整理成册。不管大会小会,还是举办主题党日活动,有意无意拿李子兴做例子,赞扬自然不在话下。
不仅如此,在陈明辉积极争取下,李子兴先后获评沧沟乡、武隆区“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李子兴的美名逐渐传播开来。
与之相伴的是,李子兴变得更加干劲十足。尤其是在贺龙元帅部驻扎地旧址的打造上,他作为张罗人,事事干在前面,早干、多干、苦干,没有一天落下。
2022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李子兴向党组织缴纳了1万元特殊党费,这在当地党员群众中引发强烈反响。正是因为有了他身体力行的带动,沧沟村越来越多的党员不再“沉默”,并主动参与到村级事务中来。
沧沟村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图/王柏林
于是,一支以中青年党员为主的“先锋引领服务队”在沧沟村正式成立。
队伍建起来了,发挥作用,形成发展合力才是关键。陈明辉把目光瞄向了村里大片的撂荒地,并立即组织“先锋引领服务队”带头开荒。开垦出来的土地,若有村民认领耕种,村集体就免费提供种苗、化肥等农资;若无人认领,则由村集体统一规划产业,用作发展集体经济。
随着一块块杂草丛生的荒地重新露出黄褐色的土壤,到长出成片成片的农作物,这不仅“救活”了土地,还激发了村民的上进心,越来越多的村民自告自勇参与到开垦撂荒地中来。
截至目前,沧沟村已开垦复耕荒地100余亩,实现粮油作物增产5万余公斤。
党员干部做得好不好,群众最有发言权。为此,陈明辉又和村“两委”谋划推出“三比”、“三包”、“三好”活动。
自评比活动开展以来,沧沟村先后评出14名先进典型,既有农业生产方面的,也有团结邻里、调处纠纷、尊老爱幼方面的,这些人成了新时代党同群众保持血肉联系的“新纽带”。
今年10月,沧沟村结合主题教育的开展,组织党员群众向老党员李子兴等身边榜样学习,发动他们提一条建议、做一件实事、办一样产业。大家纷纷响应,有的下河清理白色垃圾,有的上路开展文明劝导,有的邀请农技专家指导来年产业规划,一番热火朝天的景象好不热闹。
陈明辉查看板角山羊养殖情况。图/王柏林
兴业
关键词:从小到大
特色产业铺就致富道路
“如果没得陈书记不厌其烦的鼓励,说不定我早就再度出门打工去了。”10月23日上午,沧沟村河坝村民小组,谈及陈明辉,50岁的任洪宇竖起大拇指称赞。
曾经很长一段时间,任洪宇都重复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顺带经营着一家加工苕粉的小作坊。可不管怎么努力,一年的收入基本只够家庭开销。
2022年初,陈明辉建议扩大苕粉加工规模,但被任洪宇当场否定,“万一亏了钱可不得了,往后的日子没法过”。
为打消任洪宇“怕亏钱”的顾虑,陈明辉反复登门做思想工作,和他交流产业发展的长远大计,还主动提出以政策帮扶资金和个人出资相结合的方式解决问题。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任洪宇被陈明辉锲而不舍的精神所打动,最终决定“试一试”。陈明辉一边帮他完善各种审批手续,另一边,利用政策资金,将任洪宇家的房屋进行了适合苕粉加工的规范化改造。
与此同时,陈明辉还鼓励任洪宇加入到撂荒地的开垦中来。任洪宇听进去了,仅2023年承包开垦的土地面积就超百亩。
在陈明辉和沧沟村“两委”的鼓励支持下,任洪宇不仅建立起规范的加工厂房,还搞起了电商直播。2022年,通过种植西瓜和红薯,加上苕粉加工,他家的年收入翻番,超过20万元。
曾经“脏乱差”的居住环境变得“净洁佳”,用任洪宇的话说就是,生活有了奔头,日子也一天比一天过得红火,真正实现了他们一家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沧沟乡是全市17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乡镇之一。
其实,早在陈明辉驻村前,沧沟村就形成了以沧沟西瓜、板角山羊为主导的产业布局。两者不仅规模大、产量高,还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认证产品,一度成为当地的“明星”产业。
然而,好景不长,劳动力不足、附加值不高、销售渠道单一等问题使得沧沟村产业再度式微。
往日繁茂的光景仿佛一去不复返。如何突破困境?这既是村民心声,也是摆在陈明辉面前的一道难题。“逐个击破,建立一套完整的产业链条。”初来乍到的他暗下决心。
陈明辉看望留守老人。图/王柏林
找准方向才能付诸行动。陈明辉通过多方调研考察、征求意见,确定优先发展西瓜、山羊,重点发展红薯种植和苕粉加工,多点发展油菜、脆桃、番茄等产业的工作思路。
结合人居环境整治,陈明辉倡议打造手工苕粉产业带,将产业做大做强。但是,谁来带头?他准备让乡贤们作示范,并决定先从“乡贤”评选抓起。
“乡贤”是指本乡本村有德行、有才能、有声望,且被本地民众所尊重的贤人群体,他们在村民中有广泛影响力,是引导乡村走向善治的重要力量。
充分发挥乡贤作用,把乡贤这杆大旗树起来,为乡村产业发展和乡村治理赋能。陈明辉与村“两委”商议,在村里选拔和评选乡贤,为他们颁证授牌,进行表彰。
沧沟村花地村民小组,68岁的石登顺,对庄稼有着近乎狂热的挚爱,像抚育儿女一样侍弄庄稼,他家的庄稼产量远比别人家的高。
经过民主评议,沧沟村评选出“十大乡贤”——他们每个人都是各自领域的行家里手。石登顺毫无悬念地当选,获评“庄稼达人”。
有了乡贤的示范带动,效果显而易见。截至目前,沧沟村共发展西瓜地1000亩、红薯地1500亩、油菜地1000亩、脆桃地100亩、番茄地50亩,山羊年出栏1000多只。包括任洪宇在内,致富带头人达到16人,全村两年时间新办企业多达50余家,产业发展欣欣向荣。
规模和产量提上去了,接着陈明辉又开始着手解决农产品附加值的问题。随着沧沟村农产品生产链、加工链的不断完善,逐渐在周边乡镇甚至中心城区打开市场。
2023年春节期间,陈明辉带着苕粉、腊肉、咸菜、剁椒酱等土特产,全程参加了在重庆中心城区举办的“磁器口古镇新春庙会”,独特的口味受到广大市民的青睐。
就这样,通过增产、提质、延链和拓宽销售渠道等方式,两年来,沧沟村农产品销售额突破1000万元,加上务工和其他收入,实现全村1051户农户户均增收2000余元,村集体年经济收入也由以前的5万元增长至现在的21.8万元。
村民冉某仁在家弹奏电子琴。图/王柏林
善治
关键词:从少到多
三治和院激活治理动能
10月23日下午,沧沟村沙台铺村民小组,村民们围坐一起,听70岁出头的冉某仁用电子琴弹奏《幸福生活万年长》。同时,他用扩音器将声音外放,整个村子都沉浸在一片祥和喜悦的氛围中。
换作以往,这是决然不可能出现的场景。村民们不禁感叹,“还是陈书记有办法”。
原来,冉某仁此前“倔骨头”的形象在村民心目中根深蒂固。遇事爱走极端,跟村“两委”更是不对付。村干部上门,基本是从吵架开始,到吵架结束。两年前,冉某仁老伴去世,进一步加剧了他性格的孤僻。
村里要修一条水沟,水沟并没有占用冉某仁家的承包地,只是从旁经过,他说不行;他在村集体的水沟里强行挖了个鱼池,用作私人养鱼,村“两委”硬是拿他没办法。
“真有这么难吗?”2022年上半年,听了冉某仁的往事,陈明辉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准备去碰碰这颗“钉子”。
初次拜访,冉某仁正面对着一台电子琴弹得起劲,尽管略显生疏,陈明辉还是决定“投其所好”,在得知冉某仁还会拉二胡、弹吉他,便对他进行了一番夸奖,夸他多才多艺,冉某仁听得心满意足。
2022年中秋节,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组织村民举办了一场中秋文艺晚会,陈明辉邀请冉某仁上台露露脸。冉某仁沉浸其中,超水平发挥,表演结束,台下掌声雷动。
从这以后,冉某仁彻底变了一个人,无论是村里的风貌改造,还是土地整治、垃圾分类,他都积极参与进来。
冉某仁家的猪圈建在乡村主干道旁边,很显眼,有碍观瞻,影响整体风貌,需要在外面修一堵围墙。要是放在以前,他会第一时间阻止,然后大吵大闹。陈明辉讲明来意,话还没有说完,他便给了“怎么样都行”的肯定答复。
冉某仁并非个案。在乡村治理过程中,几乎所有村“两委”都面临着“硬骨头”要啃的问题。
陈明辉是个闲不住的人,白天不愿在办公室久待,不管天热天冷,总喜欢去农户家走走,去田间地头看看,在边走边看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一些多年累积的怨气、难以化解的矛盾,通过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思想工作,就在潜移默化中被理顺、被化解了。
如今,走进沧沟村,总能看到这样的场景:10来个老人围坐在院坝里,一边有说有笑,一边削着红薯皮,一番其乐融融的和美景象。
沧沟村3100多名村民中,空巢老人多达610人。让老人们老有所事、老有所乐,这正是陈明辉主导成立“夕阳红”志愿服务队的初衷。志愿服务队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集体活动,既让老人们互相陪伴,也为苕粉精加工贡献力量。
干净整洁的“三治和院”院落。图/王柏林
当过教师、在警察系统工作多年,陈明辉有着丰富的社会治理经验。通过长期探索,他创新提出打造“三治和院”治理品牌。
在具体实践中,沧沟村以党建为统领,以“自治、法治、德治”融合为抓手,以“和”为落点,探索打造了“三治和院”的基层治理新模式,构建了由“一规”、“两事”、“三议”所组成的乡村治理体系。
武隆区法院有个叫罗仁全的退休法官,老家也在沧沟村,陈明辉邀请他当村民们的“法律顾问”,为家乡发展发挥余热。
罗仁全没有推辞,发挥其所长,免费提供法律援助,帮助两个村民通过司法途径挽回20余万元的损失,还成功化解了3起村民间的矛盾纠纷。
……
一张张成绩单验证了陈明辉“三治和院”构想的实践力量。
截至目前,全村累计化解历史遗留疑难纠纷2起、一般纠纷63起;“夕阳红”志愿服务队获评“武隆区十佳志愿服务队”;《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提升基层善治水平》获选“重庆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创新案例”;《“四个精准定位”整治提升人居环境》获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十大典型案例”。
主题教育期间,沧沟村推行的“乡村土地纠纷‘证、核、调’解纷工作法”成功入选全国“枫桥经验”60周年纪念大会典型案例。11月6日,沧沟乡党委书记作为全国“枫桥式工作法”入选单位代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这其中陈明辉功不可没。
“用心为村民办实事,用情为群众谋福利。”这是陈明辉当初请缨时许下的承诺。
如今,陈明辉用实际行动真正做到了把实事办到村民心坎上,也成了赢得群众拥护、支持和爱戴的“百事通”书记。
随着红色教育基地、法治文化广场等场馆设施相继落成,人居环境整治、产业结构调整等工作有序推进,一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正在沧沟村徐徐展开。
相关阅读
RelatedReading猜你喜欢
Guessyou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