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26 08:59:38 发布人:hao333 阅读( 5998)
作者:刘新歌受流动性风险影响,收缩战线、战略“瘦身”成为近两年来房企的常见动作。这一次,轮到了曾被称为“中国第一地区公司”的世茂海峡发展公司。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作者:刘新歌
受流动性风险影响,收缩战线、战略“瘦身”成为近两年来房企的常见动作。这一次,轮到了曾被称为“中国第一地区公司”的世茂海峡发展公司。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11月初,世茂集团在内部发布了区域撤销合并公告,调整涉及三个区域,其中之一为撤销浙西区域公司,世茂海峡和原浙西区域公司下辖的浙江公司合并成立东南区域公司。这意味着,“世茂海峡”在名义上成为历史。
人事调整也在同步发生着。11月15日,世茂集团公告称,吕翼由于个人事业发展原因辞任非执行董事。更早之前的8月,他还辞任了世茂集团执行总裁和执行董事职位。至此,作为原世茂海峡董事长的吕翼离开了职业生涯第一站,也结束了长达15年的世茂之旅。
知情人士对时代财经透露,吕翼已走向自主创业的下一站,创立了主要做代建相关管理咨询业务的深圳璀璨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天眼查信息显示,璀璨管理成立于2023年7月末,法定代表人为吕翼,经营范围包括企业管理咨询、工程管理服务、建设工程施工、市场营销策划、住宅室内装饰装修等。
作为跨9省30市的“中国第一地区公司”和世茂集团“最牛管培生”,世茂海峡和掌舵人吕翼在世茂集团留下了可圈可点的印迹,如今的曲终人散也是房地产行业近几年急遽“热胀”和“冷缩”的一个缩影。
风起扶摇直上,风去蓬山无路。行业浮沉不过如此。
成也海峡,退也海峡
对于接连的变动,世茂海峡的员工并不感到意外。
今年8月2日,吕翼就由执行董事及执行总裁调任为非执行董事,世茂集团也启动了架构调整。世茂海峡一位在职员工对时代财经称,“8月开始进行架构调整,11月初正式发文‘官宣’。区域合并后,新的架构有新的人选,人事变动很正常。”
而调任公告发出后,吕翼也在8月第一个周末的内部例行分享会中与世茂海峡的同事们话别,“海峡回忆,此生难忘;海峡精神,永垂不朽。”
这场告别分享会是吕翼的第309次内部周末分享。从2017年9月10日开始,通过微信语音与世茂海峡全体员工进行分享是他每个周末雷打不动的安排。时代财经获得了几期内部分享语音记录,与过往的主题明确不同,最后这场分享会没有特定的主题,吕翼回忆了自己在世茂集团15年的重要节点和个人成长。
吕翼今年39岁,2008年从浙江大学硕士毕业后以管培生身份加入世茂集团。除在世茂上海总部短暂工作数月,他的职场生涯基本全在世茂海峡度过,福建也被吕翼视为职业生涯的真正开端,“到了福建,我感觉人生像开挂了一样”。近15年里,他的视野和机会从福建一步步扩展到大湾区,最终横跨9省30市。世茂海峡也被他带出八闽大地,成为世茂最大的地区公司。
吕翼也收获了常人难以企及的职场升迁。2014年,30岁的吕翼任新成立的世茂闽南区域总裁;2016年,世茂闽南、闽北区域合并,吕翼掌舵新成立的世茂福建区域公司。2019年,福建区域公司更名为世茂海峡,吕翼任董事长。
一路平步青云的背后是亮眼的业绩。2016年,世茂福建区域销售额超过百亿元,2017年即翻番,销售额高达251亿元。2018年,世茂福建销售额达505亿元。据亿翰智库统计数据,2019年和2020年,世茂海峡销售额接连突破900亿元、1000亿元大关。
规模以几何级数增长的世茂海峡成为世茂集团的“粮仓”和强大业绩支撑。自2015年跌出房企排行前十后,重返前十、冲击千亿一度是世茂的目标,充满“狼性”的吕翼和他掌舵的区域公司发挥了“头狼”的作用。2017年,世茂跻身千亿俱乐部,世茂福建业绩贡献近25%。2019年,世茂以合约销售总额2600.7亿元重回行业前十,世茂海峡业绩贡献升至近35%,合约销售额达906.8亿元,土地储备货值也居区域公司首位。2020年,在世茂数起收并购中打头阵的世茂海峡,土地储备货值近5000亿元。
随着世茂海峡的扩张与升级,吕翼也一步步抵达世茂权力中心。2020年初,吕翼获任世茂集团执行董事,2022年6月又获任执行总裁,成为“世茂最牛管培生”、“世茂最年轻执行总裁”。
闪亮标签背后,吕翼有点临危受命的意味。2022年4月起,世茂旗下数只境内债违约,宣布展期。任执行总裁一周后,世茂集团首次出现美元债违约,一笔本金与利息总计10.24亿美元票据未在到期日支付。
市场普遍认为,世茂爆雷受累于几宗大手笔收并购,吕翼也深受激进扩张中潜藏问题的影响。2022年7月,证监会福建监督局披露了一则关于福建福晟的行政处罚决定书,由于没有主动披露福建福晟债务违约的信息,数位当事人被处罚,吕翼即在其中,被给予警告并处以20万元的罚款。
直到现在,世茂还在债务泥潭中,走上职业生涯巅峰没多久的吕翼也选择离开。上述世茂海峡在职员工对时代财经透露,原世茂海峡不少员工都追随吕翼加入璀璨管理。
在告别分享会中,吕翼感谢了老板和公司给了世茂海峡机遇,尽管行业的变化令人措手不及,但他问心无愧,“我觉得海峡对得起公司,我们在高潮时做旗手,在低谷时做脊梁。”说这番话之前,他点了一杯苦咖啡和一杯甘蔗汁,“苦一口甜一口,特别应景。”
最强区域公司被并购绊了脚
“年轻有为、有干劲、有魄力、富有感染力、情商很高。”业内和世茂内部人士对吕翼的评价普遍较高。
在世茂,吕翼堪称“卷王”。“一天开10个会、开十个小时”,“一个会开了十几个小时”,在世茂海峡,这样长时间的会议是常规操作。2020年第一个周末,在刚结束一天历时10余小时的内部年度会议后,吕翼依然坚持做每周的例行分享。
他带领下的世茂海峡也在世茂内部起到鲶鱼效应。“在没有任何本地资源的条件下,我们的团队单枪匹马慢慢拼杀,最终绝大部分都完成任务归来。在我看来这个价值很大,对于集团来说更是一件好事,我们不光起到了鲶鱼效应,让那些省份所在的地区公司分外紧张、逼迫他们成长,我们还孕育了两个新的地区公司,为集团未来的大规模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高歌猛进时,世茂海峡员工也经历了别样的忙碌。“尤其在新项目启动阶段,启动会需把项目经营策略及测算做清楚,一周下来每天平均能睡5个小时已属非常奢侈。”上述世茂海峡在职员工对时代财经称。
这离不开世茂集团的资源支持和赋能倾斜。
2019年初,许世坛接棒父亲许荣茂,开始掌舵世茂集团,他的规模野心以收并购为切口,密集收购了泰禾、万通、明发、粤泰等企业项目,成为业内瞩目的“并购王”。2020年初,世茂又着手对福晟国际的“世纪并购”,并成立世茂福晟平台。
这些收购,均与世茂海峡这个平台相关。在2020年第一次周末分享中,吕翼表达了对这些收购而来的资产的满意——“花100多亿买了接近2000亿货值;城市级别较高、提升了抗风险能力;获得了招拍挂市场无法获得的土地。”
不过,被收购的项目看似是肥肉,却夹杂不少难啃的硬骨头。近日,福晟前滩钱隆广场被司法拍卖。这是福晟2018年花29亿元从海航投资手中收购的资产,在世茂发起的并购中,该项目归入世茂福晟平台,但操盘进展并不顺利,住宅部分经历延期交房、开发商商业纠纷等问题。而随着世茂集团陷入泥淖,项目商业部分爆雷。由于涉及两次收购,背后复杂的资金结构引发多重金融纠纷,最终被公开拍卖。
完成开发的并购项目也暴露出棘手问题。据《每日经济新闻》近日报道,因塔楼东山墙压占信龙大厦用地、存在28.31平方米用地面积重合的问题,位于广州越秀区寺右南三街的世茂天越项目至今未办理大确权手续,购房者也无法申请办理个人的房屋产权证。该项目是世茂收购的“粤泰资产包”中的项目之一,由世茂海峡操盘。项目东侧的信龙大厦为粤泰股份资产,但并不在出售资产之列。如今两宗物业分属二主,要解决确权纠纷需要时日。
世茂海峡部分自有项目也面临着不小困境。2017年底,福建世茂新里程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以底价239.43亿元竞得深圳市龙岗区大运新城片区的世茂深港国际中心项目用地,这也是目前深圳历史上总价超过百亿的8宗地块之一。据该项目信托计划尽调报告,其计划总投资额高达721.75 亿元。如今6年过去,项目开发陷入停滞,为偿还贷款于今年7月、11月两次被拍卖,起拍价分别高达130.44亿元、104.35亿元,但均以流拍告终。该项目体量大且有庞大的自持物业,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进行资产处置,难度不言而喻。
吕翼不是没意识到这些问题。2020年第一次周末分享中,他提出几项“成长的烦恼”,如高增长下权益比下降,盈利能力下降;全国化扩张中人均利润下降、管控能力削弱。他还坦承收并购项目虽大而好,但吃得很累,“东西虽然好,光靠牙咬很累,对资产包的困难估计不足,出现了过户、取证、操盘效率、与项目原有股东思路不同等诸多问题,与预期有不小的差距。”
与世茂海峡话别时,吕翼表示,巨变之下最重要的两件事情是思考和行动。面对行业巨变,他认为自己过往的思想、行动的力度与颠覆性不够。“巨变太大了,微小的改变或只改其表不改其内的改变远远不够。”
一位不愿具名的世茂海峡前员工对时代财经称,如果不收购泰禾、福晟、粤泰等资产,世茂账上现金流还有很多,但这不是吕翼一个人能决定的。
世茂海峡的“消失”是房地产行业的一个小小缩影。当不少地产“黑马”跌倒、老马失蹄,前几年如火如荼的规模竞赛也在失去意义。狂奔的脚步停下,保交楼、降债、做存量是大多数房企当下的任务和方向。
相关阅读
RelatedReading猜你喜欢
Guessyou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