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06 19:34:12 发布人:hao333 阅读( 9634)
文 | 徐蔡钰 李安琪编辑 | 李勤 杨轩封面来源 | 企业官网万亿美元市值的芯片巨头英伟达,凭借大模型行业持续高涨,单季斩获180亿美元营收,但汽车业务显然是...
文 | 徐蔡钰 李安琪
编辑 | 李勤 杨轩
封面来源 | 企业官网
万亿美元市值的芯片巨头英伟达,凭借大模型行业持续高涨,单季斩获180亿美元营收,但汽车业务显然是他们的短板——第三季度仅收入2.6亿美元。为此,今年8月,英伟达将原小鹏汽车自动驾驶灵魂人物吴新宙招至麾下,开始了拯救之旅。
36氪PowerOn从多位知情人士处获悉,12月4日,上任近4个月后,吴新宙在英伟达上海办公室召开了中国区全员大会,指出了英伟达智能驾驶“落后”的原因,同时开始快速扩张人手,要求两个月内入职100个新人,“考虑到春节假期影响,半年内必须实现该目标。”
日前,吴新宙在朋友圈转发了英伟达官方发出的招聘信息,显示英伟达中国团队正在寻求自动驾驶软件组、自动驾驶平台组、系统集成&测试组、地图&仿真组、产品组五个部门的25个岗位,共上百个职位。
据透露,此次参会的英伟达中国区智驾人员近300人,加上即将新招募的100人,有望组成英伟达智能驾驶的核心团队。
“我们太慢,要加速赶上。”这是吴新宙在这次开会要表达的核心主题,有知情人士透露,新的智驾掌舵人对英伟达团队过往的工作节奏表达出不满,要求团队提升工作节奏。
吴新宙的“救火行动”已经在英伟达内部紧锣密鼓地开展。有内部人士表示,吴新宙到来后,英伟达智驾团队的关键工作流程有了肉眼可见的变化:软件迭代速度加快、车辆测试力度加大、代码融合方式变更等。
此前,英伟达L2+智能驾驶产品还是较为初级的状态,一位工程师表示:“就像个Demo,现在所有人要努力把它落地”。这个背景下,原本没有大小周996的英伟达,为了赶速度已开始“加班”。
这也是英伟达智能驾驶团队赶超的开端。吴新宙急需一支强有力的团队帮助其完成技术落地。
#01
NV智驾提速:火速招聘、植入小鹏模式
吴新宙曾在小鹏汽车担任自动驾驶副总裁,全面主导小鹏智驾的核心团队、技术架构、业务走向,也帮助小鹏在国内最早交付量产高速NOA、城市NOA高阶智能驾驶产品。
今年8月25日,吴新宙离开小鹏汽车,加入芯片巨头英伟达。据PowerOn了解,吴新宙已经全权接管了英伟达的智驾软件业务,向英伟达创始人兼CEO黄仁勋直接汇报。
吴新宙此次抵达上海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为了面试高级别智驾人选。
有接近英伟达本次招聘的人士表示,英伟达开放了部分m5-m6级别岗位,接近阿里职级的P9-P10,“基本都是团队负责人级别,薪资总包能在500万以上”。
知情人士表示,英伟达此次招聘最紧急的是经理岗位,其次是算法与工程开发,产品部门的招聘流程最为缓慢,“产品岗位还不着急,团队还是比较早期的状态”。
事实上,英伟达智驾团队的扩张早已开始。今年8月,该团队就已经开启了第一轮招聘,结束后英伟达中国智驾团队人数突破200人。在近日的中国区全员大会中,团队人数已逼近300人。
广撒网多捕鱼的招聘模式,确实迅速扩充了其战斗队伍,但也因人手紧缺,英伟达在招聘上并未有过高限制。
接近英伟达智驾招聘的相关人士表示,学历过关、有行业背景、并且英语口语可作为工作语言的都会进入面试流程,至于候选人此前的公司或项目经历,英伟达均未做要求,“明确做L2+产品的公司都会特别注重候选人是否参与过量产项目,英伟达挺特别的”。
对人选的重视,也体现在薪资等环节。不仅人力部门号召员工内推举荐,更是表示“先推人过去,钱的事情再解决,不要限制薪酬”。
除了团队搭建,吴新宙也在发起一些智驾工作流程上的变革。
有内部人士表示,在吴新宙看来,英伟达智驾团队最大问题在流程不合理。他在中国区全体员工面前表态:“我们像段誉,英伟达有很丰厚的工程基础和工程师,但是现在没有一个好的工作流去实现这些东西,六脉神剑时灵时不灵”。
吴新宙的到来,让英伟达智驾几个主要工作流程有了肉眼可见的变化:软件迭代速度加快、车辆测试力度加大、代码融合方式变更等。
最显著的是工作时间与工作量的骤增。英伟达在中美及德国都有自动驾驶开发团队,三地团队维护同一个代码库,“他来了后,其实不存在谁卷谁的情况,所有人都被卷起来了,只不过本地团队优先解决本地问题。”
在智驾测试方面,此前英伟达的车辆测试几乎没有走出过公司,在小鹏就反复强调“实车测试”重要性的吴新宙,力破英伟达智驾的过往模式。
据PowerOn了解,目前,英伟达中国已拥有两位数的道路测试车,均为奔驰S-class车型,正在上海等数个城市开展路测工作,测试车辆与城市也正在不断增加。
当下,梅赛德斯-奔驰是英伟达的头号客户。此前2020年6月,英伟达和奔驰官宣合作,英伟达将为奔驰的下一代车型提供AI软件架构,包括了自动驾驶软件方案、智能座舱等。
“目前团队All in 奔驰,首批上线车型会是奔驰S系列。”知情人士表示,首批落地城市应该是北京与上海。
#02
英伟达智驾,时间不多了
在暴涨的AI业务之下,英伟达汽车业务的单季营收更加相形见绌。
英伟达2024财年Q3业绩显示,三季度营收达到181.2亿美元,其中,数据中心与游戏两大支柱业务,分别营收145.1亿美元、28.56亿美元,占比达到80%和15.7%,而汽车业务仅贡献收入2.61亿美元,营收占比约为1.4%。
更关键的是,英伟达在智能驾驶行业提供芯片+工具链的传统模式正遭受冲击。
首先,头部新造车公司普遍在酝酿自研智驾芯片,有新造车技术负责人透露,蔚来、理想和小鹏的自研智驾芯片都有望在2025年乃至2026年上车量产,单颗芯片算力到1000TOPS不成问题。对于这一点,英伟达CEO黄仁勋有清晰预判。
但对于剩下不做芯片的大量汽车客户,英伟达则不能坐视流失。他们正面临地平线、黑芝麻等国内芯片公司的围抢。地平线凭借芯片和算法能力,在中低阶智能驾驶市场俘获了超25家车企,而黑芝麻等公司也在积极补齐算法能力。
英伟达也看到了汽车市场的特殊性,他们面临不再是过往的科技公司客户,而是缺乏软件能力的制造业公司,这就难免需要英伟达提供更丰富的算法能力。吴新宙的到来,显然是在加快英伟达的智能驾驶算法能力落地。
梅赛德斯-奔驰是英伟达的头号客户,这也是吴新宙必须啃下的硬骨头。
接触过该项目的行业人士告诉PowerOn,英伟达与奔驰将采用新型的合作模式,即不再是传统的供应商采购合作,而双方将基于合作车型的整车利润进行分成。
这显然是与英伟达万亿美元市值匹配的一套商业构想,也有望成为英伟达的标杆案例,在汽车市场推而广之。但前提依然是,完成这个拖延了三年之久的合作项目。
进入2024年,国内的高阶智能驾驶产品正在大范围从高速区域进入城市,行业对芯片公司的配套算法能力,需求更甚。地平线的新一代芯片J6系列即将推出,其城区的智驾软件算法也在快速研发当中。“地平线是我们在国内最重要的对手。”一位英伟达人士对PowerOn表示。
另一方面,华为虽然不造车,但同样提供全栈的智能驾驶芯片以及软件算法能力。近日,华为和长安宣布将成立一家新的合资公司,注入华为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等技术,向行业开放融资。而通过资本绑定的方式,华为显然会进一步吃掉更多智能驾驶市场份额。
行业激烈角逐下,留给吴新宙和英伟达智能驾驶团队的时间,的确所剩无几。
上一篇:李斌的棉袄,加了一件又一件
相关阅读
RelatedReading猜你喜欢
Guessyou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