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10 08:19:15 发布人:hao333 阅读( 5120)
重要会议召开,又到了学习政策、领会精神的时候——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8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4年经济工作。这也为随后即将召开的经济工作会议,定下了框架和基调...
重要会议召开,又到了学习政策、领会精神的时候——
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8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4年经济工作。这也为随后即将召开的经济工作会议,定下了框架和基调。
回顾今年,会议认为:
今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着力扩大内需、优化结构、提振信心、防范化解风险,我国经济回升向好。
展望明年,会议指出:
明年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
要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加强经济宣传和舆论引导。
以上是核心摘要。
虽然每年都开很多会,但年底的这两次会议,事关明年经济政策的方向和力度,还有很有关注的必要。
大家不要审美疲劳,且看我们总结下来的极简5条。
1
1、“以进促稳、先立后破”,表明明年的逆周期政策或有所加力。
本次会议的核心信号,就在于对未来经济工作提出了“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方向性指示。
这明显和去年12月会议中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基调不同。
只是,这个“进”是怎么个“进”法?
是强力刺激大放水?
还是在体制机制上大胆试大胆闯?
若是前者,那就是明摆着的要强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若是后者,那就是二次改开试验田。
前几天我写过《要调头了》:
一是在加州大招商,给外资吃定心丸;
二是对法、德、意、荷、西、马来试行单方面免签;
三是北京突然公布了几大“开放”措施;
四是清理内资和外资的不合理差别待遇;
五是上海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稳步扩大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
大家可以期待。
期待也是一种力量。
2
2、还有,“先立后破”又是什么意思?
一直以来的共识,似乎是“不破不立”。
破在立前,先破后立。
但一下子全破容易出问题,甚至导致局面稳不住、立不起。
那么,先立起一个新框架,再各个击破旧范式,就不失为一个科学方法。
在新动能尚未形成、新模式尚未确立之时,不宜大刀阔斧地对旧动能操之过急,要兼顾短期和中长期目标之间的平衡。
比如说,在风险防范领域,先立后破就意味着:
要先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先把房企们的资金链给保住;然后再构建以“三大工程”为代表的新模式。
针对地方债,先把隐债转明债,继续发行特殊再融资债来保障地方的正常运转;然后再说建立管理机制的问题。
3
3、明年的政策实际力度大概率超过今年。
会议指出:
“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
相比此前央行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的“更加注重做好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这次把“逆周期”放在“跨周期”之前,这说明明年要加强逆周期调节政策。
这也和“以进促稳”的定调一致。
什么是逆周期,什么是跨周期。
简单理解,逆周期政策就是当经济下行的时候使劲往上托,经济火热的时候使劲往下压;跨周期就是可长期实行的政策、而不看当下的经济形势如何——比如调结构、碳减排、绿色能源、小微企业信贷支持、对科技创新的金融支持等。
这里说逆周期,就是托举的意思。
今年前三季度财政赤字同比收缩,10月下旬增发1万亿元国债,开始扩张,调整后的2023年一般预算赤字率提高到3.8%。
明年呢?
2024年赤字率可能会到3.2%左右。加上2023年发行结转2024使用的5000亿国债,2024年的实际财政力度将超过2023年。
接下来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将延续“宽财政”的政策定调。
至于货币政策,会议指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
仍然是很矜持的样子。
因为,2024通胀可能会小幅回升,在心理上会比今年更加压制货币宽松的空间。综合判断,2024的货币政策虽然不会收紧,但宽松的幅度可能小于2023。
4
4、在产业方面,提出:
“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言之所指,当然是芯片、人工智能这样的科技创新领域—— 这是科技、经济、安全三个方面都绕不过去的一道坎。
但是,当注意一点:
这种科技创新和前面讲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是完全不同的。经济政策确实能起到对冲作用,但科技创新却有自己的规律,不受意志左右。
5
5、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
会议指出:
“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
今年外贸下行压力比较大。以美元计价,前11个月出口同比-5.2%。
FDI也有流出压力。
关键是,FDI不仅是对当下的外储和产业投资有影响,它还影响长期的出口竞争力。
相关阅读
RelatedReading猜你喜欢
Guessyou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