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男人 > 资讯 > 热点 > 正文

当心“通话膨胀”导致的词义贬值_情感频道_东方资讯

热点 2022-11-22 06:54:03  老男人网

本文转自:辽宁日报高 爽最近看到一篇文章,谈的是语言的“通货膨胀”现象,很有共鸣。举例说明:如果想要表达高兴,以前只需要两个字“哈哈”。现在,一个“哈”是讽刺,两个“哈

本文转自:辽宁日报

高 爽

最近看到一篇文章,谈的是语言的“通货膨胀”现象,很有共鸣。

举例说明:如果想要表达高兴,以前只需要两个字“哈哈”。现在,一个“哈”是讽刺,两个“哈”是敷衍,三个“哈”是礼貌性一笑,五个“哈”才起步,加上“笑死”“笑不活了”,再配上几个笑到顿足捶胸的表情包,才算是真正的笑。

上网一查,这个现象早已有人在讨论了,豆瓣上开过一个专题,就叫做“我经历的语言通货膨胀现象”,还做了一个定义:“语言和语言背后的词义、情感不匹配时,就是语言的通胀现象,简称‘通话膨胀’。”想看更多的例子,可以去看这个专题。

归纳起来,语言的通货膨胀有几个表现:

一是情绪表达的极致化。原本很正常的情绪,却要表现得“九死一生”,生气是“气死”,高兴是“笑不活了”,激动要说“我人没了”。

二是形容词的提档升级,称呼女人,“美女”已经不够了,要说“女王”“女神”。卖个饮品,原本的小杯、中杯、大杯,现在变成了中杯、大杯、超大杯,杯子的大小不变,称呼却变了。有人因此总结为“漫天神佛、惊天动地”,“史上最强”“永远的神”“圈内顶流”乱飞,大师随处可见,王者亦不新鲜。

反省一下自身,笔者似乎也有意无意地参与了这场语言的通胀。归结原因,多半是因为在他人极致的表达之后,仿佛再用一些不够强烈的词,会显得有些冷淡和敷衍吧。

有何危害?语言的“通胀”往往伴随着情感的“通缩”,而情感的缺位会令沟通打折扣,手机里到处都是笑死了的表情,你却不敢相信屏幕外面那个人真是这样开心地笑着。如哲学教授刘擎所说:言之凿凿可能显得铿锵有力,却因为随意和轻率,也变得无足轻重而成过眼云烟。语言在“通货膨胀”中迅速贬值,妨碍了我们认真地倾听和表达,阻塞了有效而真诚的对话沟通。

笔者还有一重担心,如此“通胀”,会让人无法体会到语言之美。尤其是我们的汉语言文字,它的美恰恰在于适度、克制和优雅。所谓适度,就是孔子所说的“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一直被视为中国文学和艺术的最高境界。所谓克制,用句网络流行语,就是用“最平淡的口气说最狠的话”,以南宋两位著名的将领为例,岳飞和辛弃疾都有壮志未酬的巨大遗憾,可一个说“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另一个说“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所谓优雅,就是可以表达强烈的情感,可以进行适度的夸张,但要是真的、美的,夸张如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沉痛如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就是美与真的最好代表。上述所说的那些“九死一生”,只会让我们的表达越来越粗鄙化。

就好像吃东西太甜太咸了之后,就没办法体会清淡的美味了,语言的敏感度降低带来的另一个后果,那就是对语言中的潜台词、双关语也失去了理解和接受的能力。如果有人对你说“还君明珠双泪垂”,你还能听得出人家是在委婉地拒绝你吗?如果有人对你说“今夜月色很美”,你还能听出对方是在表达爱意吗?

专题页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