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2022-11-09 21:20:11 老男人网
01关于婚姻,有人倾向于“女大男小”,认为“女大三抱金砖”,男人娶个比自己年龄大的妻子,会很幸福。也有人倾向于反过来的情况,男大女小,认为女人嫁给一个比自己年龄大的男人
01
关于婚姻,有人倾向于“女大男小”,认为“女大三抱金砖”,男人娶个比自己年龄大的妻子,会很幸福。
也有人倾向于反过来的情况,男大女小,认为女人嫁给一个比自己年龄大的男人,可以让自己更有安全感,更容易给自己带来幸福。
这种事因人而异,不管男人还是女人,想嫁想娶比自己年纪大或年纪小的人,都不是重点,重点是能否遇到合适的人,年龄虽然重要,合适与否更重要。
如果两个人不合适,只是年龄方面符合彼此的要求,这样的婚姻就只是两个人在一起凑合而已,除了生孩子,不会有其他方面的意义。如果婚姻都变成了这样,结婚也就没什么意思了。
从这个层面来说,在面对婚姻的时候,我们应该综合考量婚姻的意义和价值,不仅要关注婚姻能给你带来什么,而且要关注婚姻是不是你想要的,是不是对方想要的,只有在“意愿”层面铺垫好,两个人都非彼此不可,这样的婚姻才真的有意义。
话虽如此,但现实中很多人的婚姻并没有太大的意义,就只是凑合在一起而已。如果两个人心甘情愿凑合,其实也无所谓,反正只要满足“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就可以。但如果两个人是心不甘情不愿地凑合在一起,虽然结婚了,但却形同陌路甚至如同仇人,这就有很大的问题。
02
芳芳和前夫阿傅的婚姻就存在“凑合”方面的问题,阿傅没啥主见,婚姻完全由他母亲做主,芳芳的父母正好跟阿傅的父母一拍即合,于是就让芳芳做了牺牲品。
当时的芳芳虽然有主见,但不太敢反抗父母的安排,于是就心不甘情不愿开始了那段婚姻。
她当时的决定是,既然已经结婚了,那就不能坐以待毙,选择婚姻的时候虽然无法作主,但结婚之后的生活,自己必须做主,不然,婚姻一直不是自己想要的,早晚会撑不下去。
有了这样的想法之后,她就开始对丈夫阿傅提要求。本身她就比阿傅有主见,而且年纪比阿傅大,觉得这个家必须由她做主。可悲的是,中间还横着个婆婆。婆婆做主儿子的婚姻,并没有止步于儿子结婚为止,在儿子结婚后,还想继续掺和。
如果婆婆跟芳芳的想法一致,一起管教阿傅,一起把日子过好,结局会很美好。只可惜,她们婆媳俩的观念完全不一致,甚至存在冲突。
看到这里,大家应该不难猜出阿傅是什么样的人,说他是妈宝男不过分。妈宝男严重依赖母亲,母亲又盲目宠着妈宝男,所以,芳芳的要求对婆婆来说很过分,婆婆觉得芳芳是在欺负自己的儿子,于是一来二去就出现了婆媳矛盾。
芳芳最初没有理会婆婆,她觉得婆婆是外人,没资格掺和自己的婚姻,不管婆婆说什么,她觉得自己该怎么管教丈夫是自己的事。结果,只要芳芳一管教阿傅,婆婆紧接着就会管教芳芳,张口闭口总说同一句话:“你比我儿子大,就该让着他!”
在其他无关痛痒的小事上,芳芳可以让着阿傅,但是,阿傅不工作不赚钱,整天游手好闲,总是张口问芳芳要钱花,这让芳芳不能忍,最终就因为她在这方面严格要求丈夫,被婆婆痛骂一顿,导致离婚。
离婚后的芳芳对婆婆的评价是:
『慈母多败儿,原来是真的!她对我总是一副凶神恶煞的态度,对她儿子则是一副慈母的态度,见不得她儿子受一点委屈,动不动就说“哎呀,我的小乖乖,没事没事,你媳妇不懂事欺负你,我替你教训她”。试问,这样的母亲能培养出正常的儿子吗?她儿子都三十多岁了,还张口闭口“小乖乖”,培养出一个巨婴很光荣是吗?我好心替她管教儿子,她却不知好歹反过来教训我,这样的婆家,我留下来有什么意思?』
03
芳芳的那段婚姻,可以说从一开始就注定是悲剧,因为不满足正常的婚姻该有的基础:首先,她和男人之间不存在你情我愿;其次,男人没主见,一切听从父母的安排,她虽有主见,但也被动服从了父母的安排,他们的婚姻只是老一辈婚姻观念的产物,并不存在合适。
在婚前不评判得失与否,不评判合适与否,从而盲目让婚姻开始,结局都不会好,因为这种情况下结婚的两个人相互是陌生的,在没有任何铺垫的情况下强行磨合,肯定会生出各种各样的矛盾。
其他人若是不想经历同样的婚姻悲剧,需要避免案例中那段婚姻的所有错误:
首先,你不能任由父母盲目帮你安排婚姻,除非父母安排的婚姻也是你想要的,否则还是拒绝比较好。
其次,你自己的婚姻,不管有没有其他人掺和,你都是婚姻的当事人,你必须负起责任来,必须做主导,必须去评判你跟对方是否合适,你跟对方是否都有想结婚的意愿,是否有一致的目标。
还有,婚前除了要评判你跟对方是否适合结婚,结婚后是否会幸福之外,还要关注到对方的原生家庭是否存在严重的问题,比如芳芳的那段婚姻,她的婆家就存在很严重的问题,慈母多败儿,男人是没主见妈宝男,这样的婚姻就没必要开始,因为注定是悲剧。
下一篇:没有了
猜你喜欢
Guessyou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