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02 06:44:51 发布人:hao333 阅读( 6887)
2023年,受美联储多轮加息影响,港元利息创下近十年新高,高息环境令香港整个资本市场投资环境严重受挫。2023年,恒生指数累计跌幅近14%,截至2023年12月...
2023年,受美联储多轮加息影响,港元利息创下近十年新高,高息环境令香港整个资本市场投资环境严重受挫。2023年,恒生指数累计跌幅近14%,截至2023年12月29日收报17047.39点;恒生科技指数2023年累计跌8.83%,截至2023年12月29日收报3764.29点。
两大关键指数走势全球表现垫底,与之关联的则是2023年香港新股市场表现疲弱。Wind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港股首次招股募资额仅为458亿港元,同比大幅下降56%,新股融资总额为过去二十年以来低位。
与此同时,港股市场活跃度也出现下降,日均成交量下滑明显。港交所数据显示,2023年前11个月,港股日均成交额1056亿港元,较2022年日均1247.07亿港元的成交额下降超15%。与之对比的,Wind行情数据显示,2023年美股日均成交额3558亿美元,是港股日均成交额的26倍。再来对比2023年人工智能大牛股英伟达,Wind行情数据显示,其2023年日均成交额172亿美元。
记者采访的多位投行人士均表示,2023年初,中国疫情防控等利好政策令投资者对中国经济增长预期转强,港股强劲开局,但随着美联储多次加息致中美利差持续扩大、外资流出港股、中国经济增长缓慢、房地产市场情况恶化等背景下,港股反弹势头无以为继,港股的流动性、风险偏好和估值扩张空间在高利率环境下显著承压并延续了2021年以来的弱势。
“现在海外央行的紧缩政策已经接近尾声,预期2024年会转向宽松,利好港股的流动性,同时有利于港股的表现。相信2024年的IPO市场会较2023年好。”中泰国际策略分析师颜招骏表示。
港股2023年IPO融资额跌去超五成,全球排名跌出前五
Wind数据统计显示,港股2023年一共迎来70家新股上市,IPO募资额合计458亿港元,同比下跌56%。若加上上市后再融资,港股2023年融资额合计1612.68亿港元,同比下跌超30%。
2023年,除了一季度外,后三个季度港股新股上市乏力。全年整体新股融资总额和融资数量均为过去二十年以来的低位,跌出全球IPO融资前五位置,排名第六位。德勤数据显示,上交所、深交所、纳斯达克及纽交所维持环球新股融资额排行榜前四位置,印度国家证券交易所上升至第五位。
纵观2023年香港新股市场,前五大新股主要由3只大型新股和2只中型新股所推动,融资总额170.71亿港元。相比2022年前五大新股的550亿港元大幅削减约69%。2023年,港股前十大IPO融资合计237.62亿港元,占总融资额的52%。意味着余下60家平均每家融资额约为3.67亿港元,募资规模都非常小。
香港2023年前十大IPO
耀才证券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许绎彬向记者表示,2023年港股持续不振影响新股气氛,加上大部分新股在上市后破发,重挫投资者信心。种种不利因素下,2023年香港IPO集资额跌出全球前五位,情况甚为罕见。如果2024年港股气氛没有改善,IPO在上半年也难有作为。
颜招骏分析称,一方面,市场表现及成交金额持续低迷,而在市况疲弱下融资会损害现有股东及公司利益,因此上市公司缺乏融资意愿。另一方面,管理层也认为现价不能反映公司的实际价值,不希望在低位增发股份。
西泽投资管理基金经理杨艳向记者表示:“目前整个二级市场并没有特别多的赚钱效应,新上的公司核心竞争力不够强,因此在估值上并不吸引人。2023年很多中小型IPO发不出去,因为港股现在中小市值的公司跌得很多,二级市场的价格可能比IPO价格还要便宜,怎么发呢?所以得等市场比较稳定后,IPO的数量和规模才能上去。”
“我目前手中几个IPO,但行情不好就一直延期,这种现象还挺多的。有些小型IPO真的没法募资,上市的那几只基本都是关联方认购,发出去其实也没有流动性。”香港某国际投行一位负责人向记者称。
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2023年前三季度有75家公司重新递交招股书,其中四次冲击港交所的公司也不在少数,比如嘀嗒出行先后于2020年10月、2021年4月、2023年2月、2023年8月四次递表。
也有上市公司过了聆讯却迟迟不上市,华南某拟上市公司副总裁告诉记者,聆讯过了不上市是因为发行价得不到一个很公允的对待,定价高了机构投资者不愿意,低了公司不愿意上,所以就想等2024年再择机上市。
多项措施改善港股流动性疲软
上述种种究其本质,还是跟港股流动性有关。Wind行情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31日,港股上市公司总数2621家,数量创出新高,然而在上市公司总量增加的情况下,港股总市值却大幅减少,约为31万亿港元,一年时间总市值蒸发超4万亿港元。
港交所数据显示,2023年前11个月,港股日均成交额1056亿港元,较2022年日均1247.07亿港元的成交额下降超15%。以此简单计算,2023年港股累计成交额约25.98万亿港元,2022年,港股累计成交额为30.73万亿港元。市场整体成交活跃度的下降,说明投资者交易意愿降低,也意味着单一公司能享受到的流动性减少。
导致港股流动性持续疲软的一大诱因或是美联储加息,资金流出股市寻求其他资产类别避风港。许绎彬称,在高息下融资利息飙升,驱使流入股票市场资金严重减少,更因持续高息,投资者加杠杆成本上升,所以令港股陷入逢反弹必减持的循环中。
此外,港元汇率2023年一直在弱方兑换保证水平徘徊,即港元过于疲软时,香港金管局就会动用更多外汇储备来买港元卖美元,从而稳定港元汇率。港元汇率承压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全球外汇市场的整体动荡,同时也说明资金在流出港元体系,进而拖累港股。
颜招骏向记者表示,由于香港实行联系汇率制度,息率及资金成本紧跟美国,而当前外资及本地资金仍占绝大多数,存量南下资金持股市值仅占港股市值的7%左右。因此,美联储政策对于港股市场流动性来说至关重要。现在海外央行的紧缩政策已近尾声,预期2024年会转向宽松,利好港股的流动性,同时也有利港股的表现。
摩根资产管理环球市场策略师朱超平向记者分析,影响港股流动性有两大因素,一方面国内经济增长低于预期,而港股大部分上市公司的营收来自于内地,所以国内经济增长放缓也会影响到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未来盈利增长的信心,加上政策方面存在一定不确定性也对投资者情绪造成影响,大家选择观望,这是从基本面造成港股低迷的原因。另一方面,美联储加息周期的长度超出预期,美国利率上行导致资金回流美国,从资金面上也加大了港股面临的压力。
而为了改善流动性,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也做出不少努力。2023年11月15日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通过《2023年印花税条例草案》,将港股股票交易印花税税率下调至0.1%,并于2023年11月17日起生效。
朱超平向记者表示:“降低印花税对于做量化交易的机构来说会有一定帮助,刺激量化交易金额上升,也可以提升股票市场活跃度。但本质上来看,港股市场赚钱效应仍然不足,提升量化交易的效果有限,降税对港股的总体影响并不明显。”
颜招骏认为,这些措施有比没有好,必然有正面影响,但是大环境不佳降低了这些措施的效用。降低股票印花税可降低高频交易的交易成本,增加港股的流动性,收窄买卖价差。如果2024年大环境改善,港股表现回暖,2023年实行的改革措施的效用将会释放出来。
值得一提的是,内地投资者在香港股票市场的活动显著增加,成为越来越重要的流动性来源。根据香港交易所官方数据,港股通日均成交额由2014年的9亿港元增至2023年上半年的338亿港元,占主板日均成交总额的14.7%。
根据Wind的数据,持有港股的内地基金数目由2018年的238只增至截至2023年第二季的2017只,同期这些基金持有的港股市值亦由人民币740亿元增至人民币5420亿元。自2018年以来,通过港股通持有的股份总市值已从7890亿港元增至2023年上半年底的2.2万亿港元。
沪深港通开通以来,香港交易所提出并实施了一系列优化措施,以提高效率、拓展投资机遇的广度和增加资金双向流动。有关措施包括:调整额度,增加合资格证券范围,比如纳入同股不同权公司、未有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以及合资格国际公司,港股通纳入国际公司是沪深港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港交所认为,未来沪深港通优化的方向还将包括继续扩大证券标的范围,将合资格证券的人民币柜台纳入港股通,建议沪深港通引入大宗交易,因为大宗交易可促进已纳入沪深港通的国内及国际公司合资格股份的交易活动。就机构投资者而言,大宗交易有助于降低交易成本及促进套利于对冲活动。此外,沪深港通能扩展至一级市场,让内地投资者参与认购香港市场的新股,将有助新上市公司产生更大市场反响,吸纳更多投资者,令股票流动性进一步提升。股票流动性的提升,又将有助开发更多创新产品,令产品生态圈更丰富,投资者更活跃,从而进一步提高市场流动性。其他公司或因此被吸引来港上市,令香港市场提供的投资选择更丰富。
全方位提升香港股票市场竞争力
调低印花税税率只是提升香港股票市场竞争力的其中一环。据悉,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已要求香港证监会与港交所密切合作,全速落实专责小组提出的短期措施。
第一,在减低投资者成本方面,除降低股票交易印花税税率外,鉴于香港股票的买卖价差与其他同业市场比较相对较高,港交所已开展全面检讨,以期首先透过探索缩窄最低上落价位,实质降低流动性高股票的买卖价差,让有关股票的价格更好地反映不断变化的市场情况。此外,为便利投资者获得丰富的市场数据以作出投资和交易决定,港交所亦正检讨提供市场资讯的收费安排,通过降低费用便利投资者获得实时市场数据、减低相关成本及提高市场透明度。
第二,在优化上市制度方面,港交所已就改革GEM的具体建议完成公众咨询,提出引入新转板机制、为科研企业建立新上市渠道等。港交所会根据收集的意见进一步优化具体措施,目标在2024年第一季实施新安排。港交所已在2023年10月底就允许发行人库存及再出售回购股份的建议安排展开公众咨询,并就放宽发行人在限制期内执行自动股份购回计划向业界发出指引。港交所亦将持续检视认可交易所的范围,以便利海外企业在港第二上市。
第三,在优化市场机制方面,政府已于2023年11月初将有关优化衍生产品市场持仓限额制度的修订附属法例提交立法会审议。经优化后的持仓限额制度将为投资者进行风险管理提供更大的灵活性。此外,为配合国内外投资者的交易需要并与国际惯例接轨,港交所已就股票市场在恶劣天气下继续营运的建议模式和相关安排开展公众咨询。港交所亦目标于2024年上半年在现货市场引入自行成交防范功能,并优化现行衍生产品市场的相关功能模式。
第四,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监管机构和港交所会继续向成熟市场和新兴市场,尤其是中东和东盟等目标市场推广香港股票市场的优势,吸引各地投资者利用香港的投融资平台作资产配置;政府和监管机构支持港交所加快在中东增设办事处的计划,加强向当地投资者推广香港的金融基建和产品生态圈。
港交所行政总裁欧冠升表示,业界普遍认为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重心将逐渐从西方转移到东方,包括亚洲、中东、非洲和南美洲在内,为全球增长开辟了一条振奋人心的新路径。从金融市场角度来看,这种格局转变带来的影响是深远的。单看中东地区发展,中东主权财富基金目前的资产管理规模约为4万亿美元,预计2030年时将突破10万亿美元,这些基金都在积极寻求回报和多元投资机遇,与此同时,中国境内投资者对国际市场的兴趣也在不断增加,中国和中东资本池的结合,有巨大潜力推动全球下一阶段增长,而香港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门户,也必定从中受益。
“港股是连接中国与海外的桥头堡,对外资必然有吸引力。欧美资金流出港股主要受到地缘政治考虑、中美利差扩大等因素影响,当中有短期影响也有长期因素。我们看到一些资金从港股流出,并流入日本、韩国及印度等其他亚洲区股市,可能是这些地区的基本面暂时相对较好。但是我们也看到中东资金在流入港股,例如蔚来汽车等接连获中东主权基金入股。”颜招骏表示。
朱超平向记者表示:“香港对于外资仍具吸引力,首先香港是资金自由港,外资如果想布局和投资于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话,港股还是一个很好的投资标的,资金进到香港后也可以通过北向通投资A股市场。另一方面,未来中国经济增速虽然有所放缓,但相对全球经济增长来说,中国经济增长还是优于主要成熟市场。现在的问题在于投资者对长期经济增长的信心,如果说外资看到影响未来经济增长性的不确定性因素能够消除,比如政策方面的不确定性,我相信外资依然会继续回流香港市场。”
持续做好“超级联系人”
长期以来,香港具有独特的地理区位、人力资源及国际化规则方面的优势。港交所则将自己定位为连接中国内地资本市场和全球的“超级联系人”。为了发挥“超级联系人”的作用,港交所不断优化内地与香港市场的互联互通机制,丰富互联互通品种,从股票出发,逐步将债券、ETF、利率互换等金融产品纳入框架。
主要优化措施包括取消总额度限制,提升每日额度,推出南北向通投资者标识符,推出方便海外基金经理的特别独立户口集中管理服务,优化交易日历,沪深港通投资标的大扩容,推出HKEX Synapse沪深港通结算流程加速平台等等。
2023年5月15日,内地与香港利率互换市场互联互通合作正式上线运行,这是资本市场互联互通机制的最新进展。
2023年6月19日,港交所正式推出“港币—人民币双柜台模式”,这对于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意义重大,也助力内地与香港互联互通机制进一步深化。
“双柜台及庄家机制进一步丰富香港的人民币产品生态圈,有助扩大和深化香港人民币市场的流动性,为后续内地投资者通过港股通买卖以人民币定价的证券做好前期准备工作,而该模式未来有望促进人民币资本在香港和内地市场间的跨境流动。”港交所行政总裁欧冠升表示。
为做好“超级联系人”这一角色,港交所还聚焦产品创新、交易机制创新、上市规则创新。
2023年以来,港交所又开启新一轮改革大幕。2023年3月31日正式生效的特专科技公司上市新规,即《上市规则》中的新增章节18C章,是对18A的延续与升级,为尚未符合一般主板资格测试的特专科技公司开辟了于联交所主板上市的通道。这是港交所上市规则自2018年以来最大的调整,有助于创新领域的新一代公司接通资本市场。
港股正在积累更多向上势能
记者采访的多位投行分析师均认为,随着美联储加息周期接近尾声,预计2024年美国从加息到降息周期转换的时点或在年中来临,港股流动性压力释放将呈现“先慢后快”态势。随着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美元指数走弱,人民币被动升值,港股的估值及流动性挤压均有望舒缓。
颜招骏认为,预计中国将维持宽货币政策推动融资成本下降,资金有望继续南下支撑港股。此外,领先全球制造业周期的半导体周期已悄悄开启,预示全球新一轮经济扩张的周期即将到来,有利于港股趁势上行。美联储本轮加息周期基本完结,港股流动性边际好转,企业盈利回升,估值修复空间打开,港股正在积累更多向上势能。
朱超平同样表示,影响港股走势的两大因素——美联储紧缩政策和国内经济增长均有望在2024年得到改善,所以港股面临的有利因素要多于A股。同时,目前港股估值远低于A股。考虑到这些因素,港股已经具备足够的吸引力。
颜招骏称,2024年的投资布局可能有几大方向:防守性较高且具有长期配置价值的高分红板块——能源、电信、公用事业;库存周期见底及景气度好转的半导体、供给回暖及AI降本增效的头部游戏厂商、具备产业周期反转机会的消费电子;政策预期低点已过,受惠肿瘤药物景气回暖及健康管理等领域概念的制药及生物医药。另外,建议关注以下板块机会:受惠中央财政力度加大及海外经济筑底回升的有色金属及工程机械、受惠降息预期的黄金股;“活跃资本市场”给予券商板块左侧配置机会;消费下沉的高性价比零售股以及具备出海逻辑的电动汽车相关产业链、纺服。
相关阅读
RelatedReading猜你喜欢
Guessyoulike